首页>检索页>当前

我国学校美育取得突破性进展

义务教育阶段美育教师10年增长28.29万人

发布时间:2019-04-16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本报苏州4月15日讯(记者 王家源)记者从今天教育部召开的“落实全教会 奋进迎华诞”1+1系列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我国学校美育在政策体系、育人导向、教育教学、资源保障、推进机制、品牌项目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美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美育教师人数由2008年的43.41万人增加到了2018年的71.7万人,10年来平均增速为5.1%。党的十八大以来,美育学科教师每年平均增幅达8.7%。2008—2018年,全国小学艺术器材达标率由45.6%提高到93.8%,初中由59.8%提高到95.5%。

学校美育课程建设正稳步推进。在义务教育阶段,93.5%的省(区、市)的音乐、美术课程总量达到了国家规定9%的课时数;在高中教育阶段,全国92.1%的学校能够开设6个学分的艺术类必修课程;全国75.7%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将艺术课程纳入公共基础必修课,并保证72学时;全国84.6%的高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

机制的创新和完善,是激发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

据了解,2016—2018年,教育部分三批与31个省(区、市)人民政府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签署了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实现了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全覆盖,探索建立了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联动机制。初步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协同机制,探索建立并逐步完善了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校园文化建设、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融合机制。

同时,通过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和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制度,包括学生、学校、教育部门“多元立体”的美育评价机制已初步建立。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表示,推进美育改革发展,还要进一步改革教育评价体系,让学校美育工作以及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在对学生的升学、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评价中占到应有地位。

“学校美育工作开展的情况,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发展情况,要作为考核学校、教育部门、地方政府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以此调动各方力量,营造共同关心支持学校美育工作的良好氛围。”王登峰说。

《中国教育报》2019年04月16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