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背负教育火种 向凉山深处去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依托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支教四川凉山

发布时间:2019-09-11 作者:本报记者 李萍 齐林泉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本刊特稿·关注教育帮扶行动 

新学年刚刚开始,在第3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来自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14家培养基地、100多所项目学校的325名一线骨干教师跨过山海,于四川省西南部的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凉山州)会合,奔赴一场庄重而盛大的支教行动。这场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发起的惠及一市13县的教育帮扶行动,在凉山州州府西昌市拉开了序幕。

9月1日至2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共凉山州委、凉山州人民政府共同召开“首批凉山支教教师研修班暨凉山教育帮扶行动动员会”,首批全体支教教师及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相关院校、“国培计划”专家团队、凉山州各县市等单位共600余人参加会议。研修班通过讲座报告、交流研讨等方式,为支教教师提供行前培训,帮助其快速了解凉山州教情社情,加强学科引领、课堂教学、学校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一步跨千年 教育之难“甲天下”

“四川省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集区,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是‘三区三州’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之一。”在首批凉山支教教师研修班暨凉山教育帮扶行动动员会上,凉山州委教育工委书记、州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廖虎为支教教师详细介绍凉山州州情。他认为,支教教师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一线城市,在出发去支教县和支教学校之前,很有必要给他们打个“预防针”。

“凉山州有两个‘甲天下’,一是自然资源‘甲天下’,另外一个就是教育发展困难‘甲天下’。”这位上任后就做过大量走访调查的教育工委书记直言,很多人对凉山“教育之困”的认知,都定格在“悬崖村”儿童爬800米藤梯上学的画面上。

事实上,凉山州的教育问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上个世纪50年代,凉山州从奴隶社会形态实现向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转型,几乎是“一步跨千年”。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及社会转型遗留问题,经济发展滞后,教育发展也相应缓慢。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凉山考察时,在为脱贫攻坚开出的良方中指出:最重要的,教育必须跟上,绝不能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近年来,凉山州委、政府开展控辍保学工作成效显著,共找回近6万名适龄儿童并安排至相应学校入学,给当地基础教育带来了较大压力和挑战。“最为突出的问题是教师缺口增大。”廖虎在动员会上坦言。

2019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四川凉山调研时强调:要通过特岗计划、公费师范生培养、银龄讲学计划等,帮助贫困地区填补教师缺口。

    “国培”先行 跨越山海结盟

扶贫先扶智,造血先输血。为确保2020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加强对凉山州教育扶贫力度,今年6月,教育部启动“凉山教育帮扶行动”:组织“国培计划”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项目学校的教师到凉山支教,为凉山州学校补充一批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骨干,示范带动凉山州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同时,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大附中、华南师范大学等14家名校长(园长)领航工程培养基地和100多所领航项目学校,与凉山州县、市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定期组织相关专家到凉山指导、开展相关教育帮扶活动,多角度支持学校发展。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黄伟在动员会上介绍,此次“凉山教育帮扶行动”时间为2019年至2021年,共持续3个学期。教育部“国培计划”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及学员主持的名校长工作室成员校,每学期将会派出3位骨干教师到结对帮扶地区的学校支教。

支教期间,支教教师将结合支教县市实际情况,开展专题讲座、上示范课、组建教学团队、专项教学研讨,提升凉山州地区教师综合素养。通过骨干教师支教,为凉山州输送优质师资,帮助解决一定时期内的骨干教师短缺困难,引领带动凉山州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

据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培训专家工作组秘书长黄贵珍介绍,此次帮扶行动明确了帮扶相关责任主体,即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各省教育行政部门、市县(区)教育局,是一场从上至下全动员的支教行动。而且,为动员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参与到这场行动中,教育部教师工作司通过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国家级培训项目管理办公室发出了“召集令”,呼吁“国培计划”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培养基地和学员“输血”凉山教育发展。

在这场帮扶行动中,各责任主体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整合资源、统筹管理以及政策支持;校长国培项目办则负责日常管理、支持服务、宣传推广;14家名校长(园长)领航工程培养基地在专业引领、对口帮扶、沟通协调及管理上保障帮扶行动等。

    凉山不凉 教育托起一片蓝天

骨干教师的输出对于正在发展中的学校来说,并非易事。在动员过程中,领航班名校长及其工作室成员在引领性和示范性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部第二期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皮建明校长工作室成员、浠水县团陂初级中学校长陈众达坦言,作为皮建明校长工作室的核心成员校,有责任和义务做好支教工作。学校克服了师资严重不足的困难,选派学校教研主任、九年级骨干数学教师毛志元赴大凉山支教,希望把教育精神和情怀带到需要的地方去。

黄伟在动员会上明确,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将进一步为凉山教育帮扶行动明确政策保障,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培训专家工作组及各培养基地还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多种方式助力凉山教育帮扶行动。

黄贵珍强调,为保证持续一年半的凉山教育帮扶行动取得实质性成果,教育部成立中小学校长培训专家工作组和中小学教师培训专家组,为凉山州教育帮扶行动源源不断输入专家资源,提升凉山州教师队伍自身的整体素质,推动凉山州教育早日实现自我造血功能。

“当年凉山彝海结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贡献。今天,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位支教教师传承彝海结盟精神,助力凉山教育发展,必将谱写教育脱贫攻坚的新篇章。”黄伟说。

“希望各位支教教师在接下来的一个学期或3个学期里能够早日融入凉山,就像种子一样,扎根于此,为大凉山的孩子们托起一片蓝天。”廖虎希冀道。在他看来,300多名支教教师的背包与行囊里,藏着点燃凉山州大山深处师生教育热情的火种。(本报记者 李萍 齐林泉)

《中国教育报》2019年09月11日第5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