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教育现代化要明确回答三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9-09-12 作者:张伟 徐广宇 来源:中国教育报

教育现代化是党和国家的意志和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办、国办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描绘了教育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和施工图。如何确保教育现代化目标任务的实现?笔者认为需要明确回答三个问题。

明确回答教育现代化本质是什么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就是对十几亿人民持续的人力资本投资,创造人的发展机会,提高人的发展能力,激发人的发展活力和创造力。人的现代化首先是教育现代化,而教育现代化就是要使2亿多名在校学生获得良好的现代教育,使全体人民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具体包括现代化的教育是什么样、构成体系如何、学校是什么形态、有什么样的教育生态、教师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学生如何学习、怎么激发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等等。

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就是追赶发达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过程。有关研究表明,当我国教育发展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平均水平以上,也就是在可衡量、可比较的若干量化指标当中,能达到每个指标的85%以上,即可认为基本实现了教育现代化。

明确回答教育现代化怎么评价

现代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准确把握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和要求,是进行教育现代化量化评价的基本前提。

一是要形成全国可衡量标准,即有多少个指标或多少个方面达到什么水平,即可认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二是要因地制宜制定区域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明确适合区域实际的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目前,全国已有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以及四川成都、山东青岛等地相继出台了教育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就是,从全国而言,该地区是否已实现或基本实现了教育现代化?下一步,各地要与国家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进行对接,结合区域实际,修订和完善本区域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明确符合本地实际的教育现代化阶段性目标和与全国相比的教育现代化水平,实现教育教育现代化可比较、可衡量、可评价。

明确回答教育现代化如何实现

实现教育现代化是一个艰难而又伟大的过程。就各地实践经验来看,开展教育现代化监测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抓手、有效的推进方法。进行教育现代化监测,能够让教育现代化理念转化成实际教育行动,让教育现代化监测指标转化成实际工作着力点,让各项教育改革举措落地落实。

在国家层面要系统开展全国教育现代化监测。有关部门要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系列决策部署,对教育现代化监测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与31个省份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教育科研机构加强交流合作,建立健全教育现代化监测协同推进机制,形成“国家—省级—市区级—县级”监测体系。同时,要借助国家和各地教育大数据决策支持服务系统,分省份、分城市、分区县,发布国家级、省级、区县级教育现代化监测结果,形成诊断式分析报告和问题解决方案,促进区域教育改革发展,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

在省级层面要配合并主动开展教育现代化监测。一方面,要积极配合国家和相关教育科研机构做好省级教育现代化监测工作,不断完善教育现代化协同监测机制。另一方面,要结合本地教育实际,积极开展省级教育现代化监测,指导市区级、县级教育现代化监测,发布年度监测分析报告,形成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自评、教育督导部门评价和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系统评价省级、市级、县级教育现代化进程,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难点问题以及改进方向;全面了解广大干部教师、学生家庭对教育改革发展的看法和感受,聚焦教育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着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让人民群众对教育更加满意,有更多获得感。

(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本文系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CEYP5073]成果)

《中国教育报》2019年09月12日第6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