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留一些“土”气在校园

发布时间:2019-09-18 作者:戴荣 来源:中国教育报

根据城区教育布局调整规划,2016年,江苏省泰州中学主体南迁;2017年暑期,我校泰州二中搬迁至泰州中学迎春校区。

搬迁前,我校对新校区的教学楼、宿舍楼、办公楼、食堂、体育馆等进行了维修出新,却对明显陈旧的400米田径场未作任何处理。因为将天然草坪更换为人工草坪,大约需要300万元,钱是个问题,但也不是主要问题。经过多次讨论,我们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只更新或改造已经逐步磨平和不够安全的塑胶跑道,中间的天然草坪将加强养护并永久保留。

起初,许多教师并不认同。但在近两年的新校园生活中,看到操场上不时有鸟儿觅食、栖息;走近操场,泥土和青草的芳香扑鼻而来,好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图画,大家逐步理解了。

不仅如此,我们还在校内建起了三个特色鲜明的园子:将学校南部区域和食堂西侧空地开辟为“稼穑园”,由学校后勤处、感兴趣的教师以及高一年级各班级负责打理;将学校图书馆、师儒楼以南地区开辟为“芳草园”,由高二年级各班级负责打理;将图书馆以北和教学楼周围地区开辟为“桃李园”,由高三年级各班级负责打理。“稼穑园”取意“读书如稼穑,勤耕致丰饶”,是根据时令种植农副作物;“芳草园”取意“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主要栽花种草;“桃李园”取意“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大都种植桃树、李树、杏树等。

我们的“稼穑园”,就像过去农户家前屋后的自留地,种植了玉米、花生、山芋和番茄、韭菜、青菜、豇豆、茄子、辣椒等蔬菜,显得粗放、原始、随性,也充满生命活力。我们不追求产量,不追求整齐划一,不种植“反季节蔬菜”,保持着原生态和农产品的“纯天然”,追求劳动、活动的过程性和学生的参与度;使用有机肥但不过多施肥,不使用化肥、农药。两年来,学校在“稼穑园”已经举办了多次活动。2018年,值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我们举行的是摘花生的实践体验活动;当年的霜降时节,又举行了“红薯飘香滋味长”主题实践活动;在2018年和2019年高考前夕,举办过“稼穑园的蚕豆熟了”实践体验活动;2019年春天油菜花盛开的时候,举办了“稼穑园与田园诗的美丽邂逅”语文主题学习活动。通用技术课老师也多次把课堂“搬”到了田头边、菜地里,让这个园子“链接”起传统与现代。

现在,许多学校包括农村学校都“武装到了牙齿”,校园内几乎看不到一点泥土,全部都是钢筋、水泥、楼房和无线网络。这些学校说“洋”不“洋”、说“土”不“土”:学校条件是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了,但人的观念陈旧落后,赶不上时代发展的“趟儿”。其实,一味追求所谓的“高大上”,就是落入了陶行知先生早就批评过的“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以至“教人离开乡下往城里跑”“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等问题现今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所以,我们应该秉持教育的田园特色和自然情怀,追求和保持教育的“土”气。这个“土”气,不是乡气、俗气,而是“接地气”“有生气”“显灵气”,也包含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的意蕴。许多参观过我校的同仁都说,在一个中心城市的中心地带,能有泰州二中这样一所占地220亩的学校,真要感谢党委、政府的抬爱。这里清新的田园气息、怡然的自然景色、浓郁的育人氛围,让师生都大呼“舒服”。我们也感到,学生一跨出教室,就能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听到鸟叫虫鸣,看到潺潺流水,闻到花果飘香,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生态景象啊!如果我们的学生每天能走进教室旁的田野、树林、草地、操场,呼吸呼吸新鲜空气,适当参加农业生产和绿化、美化、香化等方面的劳动,极目远眺,浮想联翩,学生的视力也一定会得到保护和矫正的。

(作者系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校长)

《中国教育报》2019年09月18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