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一名校长的陪餐日记

发布时间:2019-12-04 作者:杨学杰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叙事

我想,有时我们不能光看表面,还需沉下身子,才能了解到真实的情况。走进餐厅,就是给学校‘号脉诊断’的一条捷径。 ——杨学杰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校长陪餐最基本的要求,更多的是,陪餐当成为校长了解校情、解决问题、治理学校的决策信息搜集环节之一,帮助管理者不断补齐短板,提档升级。只要长期坚持,办一所学生满意、家长信赖、社会认可的高品质学校就不会遥远。

5月16日 星期四 早餐

就餐延时:多一份体贴

今天值班,早上6点50分我就来到餐厅,看见餐厅的工作人员正在准备当日的早餐。我随同餐厅主管张康平一起去后厨巡查,先查看了一遍凌晨4点填写的所有进货菜单。我发现有买回来的豆芽,便问张康平:“现在市场上有许多施了化肥的豆芽,咱这个是不是?”他摇了摇头。我问:“你们怎样区分豆芽有没有施过化肥?”他饶有兴致地给我讲:“从外观上看,施过肥的豆芽长得又粗又直,没有施过肥的豆芽弯曲,还带有长须;从口味上讲,施过肥的豆芽几乎没有豆芽味道,甚至还会有一些化肥的味道……”

最后,他还特意告诉我,供应餐厅的豆芽都是定点购买,生产的作坊他们经常去,品质有保障。

学生们陆陆续续步入餐厅刷卡打饭。餐厅东边有一个桌子留有一个空位,我打了饭坐过去,同桌的三个男生是初一年级的学生。我一落座,他们有些拘谨。我问旁边的一个小男生:“今天早上的饭菜怎么样?对口味吗?”他说:“挺好的。挺热乎的,比早上在家里吃的都好。”我又征求坐对面男孩的意见,他直言不讳地说:“花样多了,但是,有重复。比方说,有了煮熟的鸡蛋,就不需要鸡蛋炒辣椒了。”第三个男孩没等我问便直接和我交谈起来,他说:“校长,咱们早餐的时间有点短,可不可以再延长10分钟?”

安全、营养、科学合理,是让孩子们吃好所包含的几个层面。反复掂量学生的话语,可不可以再给学生10分钟就餐时间呢?

我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6月3日 星期一 早餐

沉下身子:多一点收获

“早餐花样虽多,但是有重复”和“早餐时间偏短”等学生就餐问题,摆在了学校班子面前。根据校委会的安排,我立即组织班子成员开会,按照菜要可口、营养全面的要求,克服简单、随意、重复的倾向。会后,立即面向学生征求意见,重新制订一周菜谱,两周调整一次。争议最大的是是否延长学生就餐时间——教学线上的同志认为早上学习时间金贵,后勤管理人员认为,无论如何先要让学生有充足的用餐时间,只有吃好,才能有健康的身体。

“在原来基础上延长10分钟”,经过充分论证,最后大家形成了一致的意见。两周过去了,今天早上利用早餐时间,我又随意找个地方坐下。学生看见我,主动向我问好。他们笑着说:“早餐时间延长10分钟,用餐更人性化了。”

但是,他们却告诉了我另外一个“秘密”:纪律班长“不敢管”,个别同学不注重自我教育,说粗话、留长发,等等。这是一个意外的收获,我虽然不分管德育工作,但我要把真实的情况在校委会上开诚布公:学校实施的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三自”育人机制还有不足之处——个别环节有形式主义倾向。

今天收获了“一喜一忧”。我想,有时我们不能光看表面,还需沉下身子,才能了解到真实的情况。走进餐厅,就是给学校“号脉诊断”的一条捷径。对于管理中存在的“不敢管”等形式主义问题,根基在哪里呢?是方案存在缺陷,还是中层干部工作不扎实?我是直接干预,还是通过管理层面修正?

我琢磨着。

6月12日 星期三 午餐

诊断改进:多一道防线

在本周一的例会上,我着重给各位年级主任讲了我的观点和要求,核心是:找出问题的现象,一一分析,总结出问题的实质;改进工作作风,把问题看透,把责任压实,不仅要注重过程,还要看育人的结果;发挥班主任的主观能动作用,主动参与,积极应对。这是我对学生提出的“学校实施的‘三自’育人机制个别环节存在形式主义倾向”的问题的回应。而这些,正好说进了老师们的心坎里。

中午学生下课,大批学生有序进入餐厅打饭就餐。我也跟着学生刷卡打饭,随便找了个地方坐下,我看了看学生打好的饭菜,又看了看正在用餐的孩子,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吃得香喷喷。我问:“今天味道怎么样?”孩子们点点头,说:“可口,好吃!”我又问了坐在对面的一个男生:“你们班的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做得怎么样?”他认真地说:“班级纪律很好,上课的合作、讨论也挺有用。”当我询问学生的仪容仪表情况时,另一名学生告诉我,班里的仪容仪表委员最近抓得很紧,再没有留长发的学生。

食堂后勤处主管人员告诉我,运城市市场监督局的工作人员已经来过,赠送了一台“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仪”,并帮助安装、调试新设备。这台设备和运城市市场监督局远程连接,监督人员从很远的地方就能够掌握学校餐厅就餐的安全情况。“学生的饮食安全又多了一道防线。”

听完后,我的心情一下子敞亮了。

(作者系山西省运城市实验中学副校长)

《中国教育报》2019年12月04日第8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