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评价到位,主题课程生机勃勃

发布时间:2019-12-08 作者:陈月文 来源:中国教育报

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合理性。美国评价理论专家泰勒认为,评估的过程,从本质上讲,就是判断课程和教学计划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育目标的过程。课程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必须置于评价这个显微镜下观察,否则课程系统就会缺乏生气。从评价得到的反馈,可以用来使系统的各个部分恢复活力。

我们在课程实施中十分重视评价,其目的之一就是提升主题课程的质量,而主题课程质量提升的根本目的,是让幼儿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生活。

当然,有了课程评价并不意味着主题课程质量就提升了。对于主题课程而言,幼儿园需有一个组织或相应机制,去收集多方评价信息,进行价值判断,然后转化成主题课程调整建议,并将建议反馈给每一位主题课程践行者。之后,课程再实践、再评价、再研讨、再反馈。如此循环往复,才可能有主题课程的不断优化,幼儿的幸福童年才有保障。

收集多方评价信息进行分类梳理

课程评价是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课程计划、活动以及结果等有关问题的价值或特点做出判断的过程。我们会向幼儿、教师、家长、专家与第三方评估机构等多方收集评价信息。这些信息会来自幼儿的日志、教师主题开展记录表与教研现场、家长调查问卷、专家入园指导、第三方评估等。每一主题并不包含所有主体的评价,但都有来自幼儿、教师、家长的质性与量化评价。

以大班秋天主题之下的“树朋友”主题为例。在园内散步的时候,幼儿注意到了各种各样的树,教师组织幼儿开展了观察与户外写生活动,测量了树的粗细,并鼓励幼儿回家调查了解树的价值。到了冬天,幼儿一起保护树,给树穿上了冬衣。主题结束,我们获得了部分评价信息:

幼儿日志:今天老师带我们去量了树,我们得用软的尺子,我很开心。我们组的树很高,我太矮了,不知道它有多高。

教师主题开展记录表:第一,仅通过一次走马观花式的观察,幼儿对树的了解停留在较浅的层次。第二,在人与树的关系上,仅仅通过幼儿回家调查是不够的,我们没用足够的时间与活动去支持孩子。

教研组研讨给出的评价:第一,这个小主题时间不足。第二,教师对幼儿园里树的名称与特性不了解,导致没办法较好地引导幼儿。幼儿园应组织教师制作树的介绍牌。

学前专家听取主题报告后的评价与建议:关于树的价值,幼儿只调查是不够的,应充分利用周边资源,如根雕、家具厂等,开展实地参观等活动,深入了解树的价值。

把多方评价转化为主题优化建议

将课程评价信息转化为主题优化的建议,首先要有评价的依据,我们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园本课程目标为主要评价标准。幼儿园课程委员会定期对评价信息开展研讨,进行价值判断,并提出主题优化建议。

对于幼儿的评价,课程委员会建议:在认识树时,教师应顺着幼儿的兴趣走。了解树,除了粗细的测量,是否可以测量一下树的高度?高度怎么测,教师应问一问幼儿,和他们讨论,并一起在尝试错误中成长。

对于教师与专家的评价,课程委员会建议:主题的开展需要深度,教师应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与机会去观察。对于树的价值的了解,不应仅停留在调查上,应给予幼儿感官上的体验。

对于教研组建议教师去丰富幼儿园里树的介绍,课程委员会建议:幼儿园应该丰富对树的介绍,但不应完全由教师去制作。幼儿需要在亲身经历中成长,而不是被告知各种知识。树的介绍应交还给幼儿,让他们用自己喜欢和看得懂的方式去记录。

基于多方评价信息,课程委员会研讨形成了部分优化建议。在下一次该主题开展前,课程委员会将把建议集中反馈给每一位课程实践者。

用优化建议来调整主题开展过程

有了优化建议,主题的开展有了一些小改变。

首先,了解树种与价值。幼儿在调查树的同时,有的带来了不同树种的木片,有的带来了树制品,有的去参观家具加工厂等。

通过近距离观察、摸一模闻一闻、亲身体验、实地参观,幼儿增加了对不同树种以及人与树的关系的了解。《树真好》这首散文诗,更加走进了幼儿的心里。

其次,测量树高。教师顺着幼儿的兴趣讨论测量树高的方法。有的说用梯子,有的说从阳台挂绳子下来,有的说用气球把绳子放上去,有的说用小鸟、飞机、航拍仪、孔明灯……在尝试之前,用小鸟、飞机的方法直接被幼儿自己否定了。教师和幼儿尝试了用梯子、房子、气球等方法。尝试后,幼儿发现用梯子只能量较矮的树,用房子可以量和阳台差不多高的树,用气球可以量很多树的高度。但一只气球不可以,因为还没等它飞到树顶,就已被风吹跑;可以用很多气球,然后把绳子换成轻一点儿的线。

活动中,我们从幼儿的脸上看到了探索的幸福。幼儿提出问题—讨论方案—尝试方案—方案失败—调整方案—最后大获成功,这不就是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吗?

再其次,丰富幼儿园里树的介绍。教师问幼儿:怎么才能知道树的名字和特征呢?有名幼儿说妈妈手机上有一个叫形色的APP,只要打开照一照就知道树的所有信息。于是,孩子们带上了家里的旧手机,认真地去认识幼儿园里的树,并给树做了名片。名片很特别,名字是幼儿画出来的;名片上还有他们测量的树的高度与粗细,多年之后可再量一量看看树有没有变高变粗;名片上还有一个二维码,扫一扫可以听到幼儿对树的介绍的音频。

让幼儿来丰富幼儿园里树种的介绍,这看似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幼儿有自己的方法,他们的方法也能让别的幼儿看得懂。通过这样的体验所获得的成长,远胜于教师的知识灌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从幼儿脸上发现了研究与制作的快乐和自豪,这提醒我们,要把成长的权利还给幼儿。

通过循环评价发现课程提升空间

主题课程质量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次多元的评价可以优化当下的主题,但主题的优化需要循环的评价。去年的主题结束后,我们又陆续收到了许多评价信息。例如:测量树的活动结束后,有的幼儿在日志中写道:“今天我们用了很多方法来量树的高度,我们组挑了一棵很高的树,一开始我们牵着一只气球,因为风太大了,气球被吹跑了。后来我们在线上装了很多很多气球,最后我们成功了,实在太开心了!”随着主题的深入,孩子们萌发了要种一棵树的愿望。有的班级很快筹到了钱,从网上买了树,在冬天种下了树。一名幼儿在日志中写道:“为什么大(8)班种的树那么细,那么容易倒掉,是不是便宜没好货?我们能筹够钱吗?好想快点儿种下树。”

教师也有了反思,在主题开展记录表中写道:“在调查‘想种一棵什么树’时,孩子们认为幼儿园几乎有了所有的树种。第二学期存够钱,去花木城买树时才发现,原来有许多不知道的树。我们下次可以去一回花木城,先丰富幼儿关于树多样性的经验后,再考虑种什么树应该会有更好的结果。”

主题结束后,班级家长问卷显示,96%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在保护树的情感态度上有所改善,其中一位家长写道:“孩子认识到要保护树木,上次幼儿园学习中心需要树枝,她爸爸没找到合适的树枝,准备从树上折几枝,她死活不肯,说要保护树木,不能伤害树木。”

期末,幼儿园向所有家长发放问卷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请家长选择印象最深刻的主题课程,其中秋天主题排在前三。

从以上评价信息中,我们看到了多方评价给主题课程带来的效果,同时也看到了可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可见,用好评价,可以让我们的课程充满生气,让我们的幼儿过上快乐而有意义的生活。

(作者系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中心幼儿园教育集团副园长)

《中国教育报》2019年12月08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