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开发元培课程体系

发布时间:2019-12-29 来源:中国教育报

    ■名校长专栏 高中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2)    

    学校教育是以课程学习来实施的,而我们现在的自然科学课程与当今的学科前沿距离较大,也缺乏联系。如果还是原来的课程结构、时间安排和学习方式,是很难达成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目标的。

为此,我们逐步开发了元培特色课程,减少必修课程时间,腾出周三下午进行专门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形成了八个模块的元培特色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涵养创新人格,加强创新实践,提高创新能力。

元培特色课程的八个模块分别是——

“大家的创新哲学”课程,聘请各领域学有专攻、术有专长的专家、教授、学者等来校,开设哲学、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工程、艺术等方面的讲座,介绍他们的专业领域以及领域前沿、发展方向等,开阔学生的学科与科学视野。学生可从中寻找自己的研究兴趣点和未来研究的专业方向。

“创新课题研究”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某位专家、某个领域的兴趣,选择加入专家科研团队以深入了解研究项目,然后可以自选一个小的切入点和方向,采用“导师+研究生+本科生+高中生”的小组模式开展课题研究。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研究者。

“创造力开发”课程,着眼于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特性、变通性、新颖性,通过创新思维的激发、创造技法的掌握来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帮助学生掌握切实可行的创新路径和有效方法。

“创新学习竞赛”课程,是由学校组建专门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辅导团队,定期对入选学生开展集训,分享科技前沿知识,探讨学习方法,研究创新策略。这一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把创意转化为小发明、小创造成果;在课题研究上有创新的,支持他们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实战演练中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实验室”课程,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内容进行了细分、拓展和深化,进行跨学科领域整合。我们创建了若干个并非传统意义——不以做验证性实验为主——的“实验室”,充分体现师生间“交互作用”、学科间“整合发展”,进一步凸显“科学见长”。

“创客培育营”课程,是创建创客空间,有针对性地加强创新实践。我们一方面瞄准高精尖项目,设立ar-duino(开源硬件使用)、scratch图形化编程、3D打印结构搭建、机器人设计等课程;另一方面鼓励学生使用身边素材开展微创新,将看似微小的创新成果累积、汇聚、融通起来,为实现较大的创新发展奠基。

当然,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仅有元培特色课程是不够的,还必须充分发挥所有学科课程包括学校已有的校本课程的作用,以及学校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实际上,元培课程体系呈“集群式”结构,以“创新素养”的养成为课程中心,逐层向外扩散课程知识的内容范围,不断增强知识呈现形式的灵活性,形成了由元培特色课程、元培拓展课程、学科课程及校园文化中的创新因子组合而成的同心圆式的课程结构框架。

源于校本课程的“元培拓展课程”,是将有助于培养创新素养的校本课程纳入元培课程体系,如“中学生领导力开发”“传感器与创新物理实验”“创意多米诺”“学生公司”等课程。学科课程中蕴藏着丰富的创新教育因子,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充分挖掘和丰富,开展创造性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渠道。而我们的学校文化就有民主包容、革新进取的特质,鼓励创新,包容失败,执着追求,对学生的创新素养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中国教育报》2019年12月29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