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王国栋:双手拼出核心科技

发布时间:2020-04-06 作者:通讯员 王钰慧 来源:中国教育报

78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每天的日程仍然排得满满的。

翻开王国栋的日历,2016—2019年,他每年约有1/2的时间奔波于到企业解决技术问题、参加项目论证、出席行业会议、推动钢铁智能化生产技术体系在钢厂落地……

创新的道路坎坷不平,他初心不改,豪情万丈:“我国的钢铁工业要从并行到领跑,必须要在从0到1的研究上下真功夫,抢下被‘卡脖子’的技术山头,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强。”

奔腾的钢花日夜飞溅,他激情燃烧,奋斗不止:从“超级钢”到“新一代控轧控冷技术”,这位早已功成名就的“钢铁侠”,始终鏖战在钢铁科研一线,对挺起民族钢铁“腰杆子”的强烈使命感,对钢铁工业实现国际领跑的初心,成就了他的“钢铁”人生。

    熔铸在骨子里的钢铁情结

说起与钢铁的渊源,王国栋自言是一种“耳濡目染”。1950年,8岁的王国栋跟随到鞍钢参加工作的父母来到鞍山。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鞍山肩负着为国家建设输送“工业食粮”——钢铁和向全国新建的钢铁厂输送技术、人才的重任。

“钢都”的强大气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王国栋的思想和行动,鞍钢的“大型”“无缝”“七高炉”……是他幼小心灵中一座座巍峨的殿堂。高考后在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下,王国栋毅然填报了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钢铁冶金系钢铁压力加工专业,并被顺利录取。

进行一次淬火,重塑一个自我。1968—1978年,王国栋在鞍钢小型厂度过了化茧成蝶的青春岁月。当时的小型厂主,要生产螺纹钢,生产条件最艰苦、劳动强度最大、危险性最高,初来乍到的大学生王国栋,从车间做起,和师傅们一样夹钳、换辊……

在鞍钢这个当时我国最先进的钢铁工业基地实习期间,王国栋跟着师傅操作轰鸣的轧机,随着老师卡量钢材的尺寸,实习的经历,让王国栋对钢铁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看似千篇一律的钢铁轧制过程,若稍加控制,材料的性能就会千差万别。”

初到一线的王国栋把问题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很快,他在生产车间里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为了解决周期断面轧机的喂入问题,王国栋主动请缨,连续笔译了多部俄文专著,与3位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工人组成技术革新组进行攻关。几经失败,终于研发成功了周期断面轧机的喂入装置,从而使周期断面钢材的成材率得到了保证。

“十年磨一剑”,经过鞍钢小型厂的积累和沉淀,使王国栋能够以更广阔的视角、站在更高的高度来提升中国的轧制技术。1978年,王国栋考取了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压力加工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王国栋回到了阔别十多年的母校——东北工学院任教,并在这里尽献芳华。

    让国之重器不再受制于人

在王国栋的话语中,有一个高频词,那就是“领跑者”。通过设备升级和新技术开发,不断提高钢铁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实现绿色、低耗钢铁生产,从跟跑、并行,直至让中国成为世界绿色钢铁工艺的全球领跑者,让大国重器不再受制于人,这是王国栋毕生的梦想。

1991年,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王国栋的带领下,相继破解了高端钢板热处理技术、洁净化冶炼、钢铁智能制造技术等多个影响高规格钢材生产的难题,并把研发的多项国际领先的钢材生产新工艺、新设备应用到了钢铁企业中,取得了一个个打破国外垄断的创新成果。

“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拼出一个新天地来!”王国栋曾颇有感慨地说。

国家973计划项目——“新一代钢铁材料重大基础研究”立项后,“铁素体—珠光体钢实现晶粒细化的基础研究”课题落在东北大学王国栋教授科研团队的肩上,任务是通过细化晶粒等手段,开发出原型钢,使现有的200Mpa级别的普碳钢在成分基本不变的条件下,屈服强度提高一倍,并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思路一变天地阔。与日本等国追求的晶粒极度细化不同,王国栋创新性地提出“晶粒适度细化和复合强化”的学术思想。经过近一年的实验室研究,王国栋与他的科研团队刻苦攻关,破解了提高材料抗拉强度、降低屈强比和在现有轧机上生产超级钢两个难题,采用传统控轧控冷技术,研发出新一代钢铁材料原型钢——超级钢。

这一课题,连创国际竞争的4个第一:第一次在实验室条件下得到了原型钢样品;第一次得到钢铁工业生产的工艺窗口;第一次在工业生产条件下轧制出超级钢;第一次将超级钢应用于汽车制造。这一研究成果,被应用于宝钢、鞍钢、本钢等企业,已批量工业生产超级钢数百万吨。

2005年3月28日,是王国栋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作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获得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超级钢的开发取得了成功,不仅可以为生产企业和用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由于不使用或较少使用昂贵的合金元素,可以降低资源消耗,同时废钢容易回收再利用,可以减轻环境压力,开辟了钢材品种更新换代的新途径。

绿色化的钢铁产品,有力地强健了大国“筋骨”。981钻井平台、观音岩大型电站、新一代舰船、南海荔湾深海油气田厚壁管线、驰骋北冰洋的高技术船舶……这些光彩夺目的“国之重器”,成为王国栋心中最深的幸福和骄傲。

    甘为青年成长的“引路人”

为了刻骨铭心的钢铁情结,为了挺起民族钢铁的脊梁,王国栋不仅始终迈开双脚,深入一线,而且在培养后起之秀上不遗余力,耳提面命自己的学生“做真科研、真做科研”。迄今为止,王国栋院士已经培养了100余名博士生,培养出一批我国冶金材料领域创新型青年人才,他们承担起支撑学科发展和企业科技创新的重任。

王国栋院士大多数的研究生都参加到国家重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企业重大工程项目中,有90%以上的博士学位论文结合现场科研题目展开,在已毕业的博士生中,有70%以上的成果已经在现场应用。王国栋时常教导实验室的青年教师和学生:“解决钢铁行业‘卡脖子’的技术难题,必须拿出高招和绝招,从企业需求出发展开研究,为中国的钢铁行业铸就‘国’字招牌。”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贯通,被写入2017年国内十大新闻。这座世界总跨度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对桥梁钢的高强度、大规格、易焊接、抗疲劳、耐腐蚀等要求极为严苛,扛大梁的正是王国栋院士的学生、实验室王昭东教授率领团队基于新一代控轧控冷工艺研发的高性能绿色桥梁钢。

在王国栋院士的倡导下,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坚持以“实干、实绩、实效”为评价人才的标准,坚持破除“五唯”,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全方位培养新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王国栋的学生们和实验室的青年教师们围绕国家战略重点和企业实际需求开展“靶向式”攻关,在无缝钢管先进轧制、钢铁智能集成计算、大数据钢铁性能智能调控、高强铝合金热处理生产线国产化等领域捷报频传。西气东送输电铁塔、“蓝鲸一号”钻井平台、大型潜艇……创新成果写在国民经济主战场。

王国栋,这位车间里走出的院士,这位推动了中国钢铁由“傻大黑粗”向“绿富精强”转变的钢铁“战士”,正继续带领着他的钢铁团队,牢记中国钢铁事业振兴的初心使命,一路向前,负重前行。

《中国教育报》2020年04月06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