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广州市南沙区引进优质资源,加强课程建设,打造智慧课堂——

广州南沙:“适合的教育”助力湾区发展

发布时间:2020-06-09 作者:本报记者 欧媚 来源:中国教育报

摘 要:近年来,南沙区提出“适合的教育”理念,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入学需求,既为全体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共同基础教育,也为学生提供不同的适合其身心特征的教育支持,全面提升南沙教育公共服务配套品质,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在此扎根。

距香港38海里、距澳门41海里,方圆100公里范围内汇集了粤港澳大湾区全部11座城市,在粤港澳大湾区画一个圈,广州市南沙区就位于这个圈的几何中心。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这样一个中心位置赋予广州南沙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发展优势。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前景正吸引着大量的优秀人才会聚南沙干事创业。面向未来,南沙要满足本土居民和外来人才的多元教育需求,必将强烈呼唤优质的、个性化的教育。如何打造与城市定位相匹配的教育?这是南沙这个广州最年轻的行政区面临的考验,其实也是很多新兴城市面临的共同挑战。

近年来,南沙区提出“适合的教育”理念,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入学需求,既为全体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共同基础教育,也为学生提供不同的适合其身心特征的教育支持,全面提升南沙教育公共服务配套品质,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在此扎根。

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

充足的优质教育资源是实现“适合的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南沙加快引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不同人群、不同选择的入学需求,为南沙区未来人口的教育需求增长预留了足够的空间。

“只有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才能形成更具吸引力的创新、创业、就业环境,集聚和培育创新人才、企业。”南沙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坦言,虽然南沙教育总体水平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在广州市教育坐标体系中的显示度还需加强,“与南沙目前的发展定位还有一定差距”。

庆盛站,是南沙区域内广州地铁4号线的站点,也是广深港高铁站点,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选址就在这里。未来,南沙将打造中国首个聚集多家海外知名私立学校的国际化教育园,引入美国林肯中学、斯坦福实验学校以及英国国王学院、威尔森学校和伊丽莎白女王医学院等国际化学校,构建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链条教育。

同时,南沙还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和香港姊妹校在办学模式、教育理念、课程建设、教师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充分交流。

南沙还持续引进省、市优质教育品牌。在引进广州市第二中学南沙天元学校、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南沙实验学校的基础上,又引进了广州市教研院实验教育集团的湾区实验学校、湾区实验幼儿园、广州外国语学校附属学校、执信中学等。此外,南沙区还加强与国内高校的合作,成功引进了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中学、小学和幼儿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属南沙学校和北师大基础教育实验学校。

“目前南沙已汇聚相当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南沙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沙区成立了优质教育项目引进局际联席会议制度,为引进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

在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南沙区还着力扩大本地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对区属学校进行集团化办学尝试。金隆小学和南沙小学是当地的优质校,2018年4月分别挂牌成立教育集团,2019年又两次扩容。“集团化办学后,集团内部教师之间的交流大幅增加,学校管理、课程教学等各方面实现了共同提升。”南沙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曾志伟说。

“南沙有信心、有能力在5年内,打造与南沙发展定位相匹配的教育。”南沙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南沙区投入72亿元,规划新建学校23所,改扩建学校18所,新增学位5.2万个,总学位数达13万个,可满足未来南沙常住人口达到110万人时居民子女入读需求,相比之下南沙目前常住人口约有80万,“既能让南沙的孩子在家门口就上好学校,又能保障来南沙发展的人才子女入学,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丰富且符合学生个性的课程体系

南沙横沥中学校长刘克风发现,近年来,学生家长会有了新变化:“原来开家长会,人能来齐就不错了,现在不仅人来齐了,还有家长穿西装来,非常重视。”

横沥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大部分是周边渔民的孩子,生源基础相对薄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刘克风和同事们一直思考的问题。因此,学校调整课程结构,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重点开展活动课程中的体育、艺术、科技“三善”课程,构建“多元至善”的课程体系,寻求有别于城市学校的差异化发展路径。

“变化是明显的,学校的影响力也在扩大。”刘克风说,横沥中学的田径队、篮球队和足球队多次获得广州市相关比赛一等奖,原来少有的市一级的现场观摩会2019年在横沥中学就开了两次,家长们看到孩子的变化,也逐渐认可学校。

“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是课程,课程的品质决定学校的教育质量,适合的教育必然要有丰富且符合学生个性的课程体系。”南沙区教育发展中心主任胡志桥说。

作为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也是广东省首个实验区,近年来,广州南沙借助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智力资源和平台优势,结合南沙教育现状,出台一系列文件、政策,鼓励学校对课程进行顶层设计,优化课程结构,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并率先开展区域内初高中课程衔接试点。

在疫情发生前,每天下午放学,金隆小学一年级学生高子涵并不着急回家,而是留在学校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社团课程。学校课后个性化社团共设有书法、语言、科技、美术、思维、运动健康、音乐艺术和校队等八大类180多门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每学期选择2—3门课程。

“除了个性化的社团课程以外,学生还可以选择室外自主游戏课程,一定比例的、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还可以选择学习帮扶课程。”金隆小学教育集团总校校长李明秋说。

金隆小学基于全面、关注个性的“慧心课程”是学校的办学特色,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特色课程覆盖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可贵的是,学校所有课程面向全体学生。

“少数学生的特色不是学校特色,只有覆盖全体学生的特色课程才真正是一所学校的校本特色课程。”李明秋说,对每一名在学校就读6年的学生而言,他们获取学校课程的时机和时量都是一样的,只是因为兴趣不同选择的学习内容不同而已。

除了金隆小学的“慧心课程”外,南沙的中小学都有着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比如,凭山而立、向海而生的南沙小学构建了以山海文化为核心的“明德课程”,立足于岭南水乡名镇的东涌中学打造了以沙田文化为特色的“水乡新韵课程”。“我们希望每名学生都能在学校找到适合的、量身定制的课程,打破‘千校一面’,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南沙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建设人工智能精准化教学体系

近日,广州市中小学生错峰返校复课,回到了久违的校园。“停课不停学”期间,南沙区线上教学全面铺开,先期建成的200多间智慧教室发挥了大作用。

人手一台平板电脑,是南沙一中师生的标配,智慧课堂已经覆盖学校所有初中和高中班级。

“适合的教育意味着要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满足不同学生对知识难度、深度、广度的个性化需求,结合他们自身的能力特点探索适合的学习模式。”南沙一中副校长陈宏峰说,学校利用智慧课堂和智学网提供的数据开展适合的教育,教和学过程中的行为都被数据记录、分析和诊断,实现教师教情、学生学情的及时精准反馈,最终实现学生自主和个性化的学习。

南沙一中高二物理教师李子根是80后,有着10多年的教龄,对智慧课堂教学得心应手。在大数据的支持下,他可以直观看到学生习题的正确率,构建班级错题库,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推送不同难度的作业。不仅如此,智慧教育系统还会从海量的教学资源中,根据他的教学风格和资源使用频率自动推荐教学资料,“比以前备课找资料节省了大约一半时间”。

南沙一中高三学生杨杰浩每天都会花大约两个小时通过平板电脑完成作业,复习老师分享的课件。智慧教育系统记录了他在平板电脑上作答的每一份试卷、每一次作业、每一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形成杨杰浩独一无二的数据“画像”。作为智慧教育系统的深度用户,他的积分排名全国第一。“我的目标是考上浙江大学。”杨杰浩挠挠头说。

“由于日常对智慧课堂的深度使用,疫情期间高三学生的线上教育基本实现复习进度不影响,学生要求不降低。”陈宏峰说。

目前南沙区已出台人工智能+智慧教育发展规划,提出建成基于人工智能的精准化、个性化教学体系,并首期建成220个智慧课堂教室,实现全区高中智慧课堂全覆盖,智能备课、智能授课、智能评测、智能作业、智能录课等在实验学校常态化应用。

近年来,南沙区中高考成绩稳步提升,在2019年高考中,首次实现全部考生能升大学、六成考生能上本科。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速,南沙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南沙教育将结合广州城市副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核心门户城市的定位,用优质教育资源,发挥‘助推器’作用和‘磁吸效应’,提升南沙整体的经济发展能力。”南沙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中国教育报》2020年06月09日第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