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告别“唯分数论”,构建“看得见”“输不起”“够得着”的学校评价体系——

浙江海盐:每所学校都做“最好的自己”

发布时间:2020-07-07 作者:叶惠玉 来源:中国教育报

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会议指出,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着力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

在区域层面,不少地区已经开始了对学校进行增值评价的探索。本期,我们介绍全国首批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浙江海盐的探索,供读者参考。

——编者 

2019年,浙江省海盐县成为全国首批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经验回顾中,我们发现,对学校的科学评价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当优质均衡从外在的资源配置变为学校的内部发展力,学校自身就会迸发出向上的力量;当外界对学校的评价与选择形成了良性循环,又能进一步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生态形成。

年度增量标注学校成长

2016年,我县基于学校激励性评价和校际协同发展的推进需求,对学校评价工作作了较多探索。

评价指标综合性。设立规范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三大指标体系。规范性、基础性指标依据教育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设立,指向学校依法依规办学的共性要求,譬如明确“不举办任何形式的入学或升学考试,不以各类竞赛、考级、奖励证书作为学生入学或升学的依据”,一旦出现即不达标。发展性指标依据学校基础与发展目标设立,由学校自行申报评估,指向学校差异化发展的个性要求。学校作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者,必然具有同质的基础要求,这是底线。在此基础上,力戒“千校一面”,充分尊重鼓励学校个性化、特色化发展。

评价信息过程性。我们将年度的学校评价定位于学校发展的总纲,每一项指标均指向一项工作的推进,最终指标项的得分依赖于这一年的工作推进成效。2015年,浙江省深化课程改革,海盐相应地设立了“五个一”工作制度予以推进,包括主题评估、课程评选、现场展示等,结合几方面工作,教育研究中心会对学校课程改革工作进行评估,学校评价中的课程实施项就会采信这个评估结果。

另一个过程是评价结果与起点相关,看过程增量,更多强调了“评估年度内新增”,譬如师生发展项,主要关注学科骨干教师新增比例、学生各项活动的参与及获奖比例等。

评价方式多元性。对学校的评价,我们实施了学校自评、评估组评价、家长及师生的问卷调查等多方评价,尽量让更多的学校关联主体参与。开发学校发展性评价平台,建立教育督导信息管理平台,该平台包括“学校发展性评价督导评估系统”“三年自主发展规划申报系统”和“责任区督学管理系统”。平台的建立使学校评价的所有信息数据、汇总分析全部上平台,通过大数据,更客观清晰地呈现学校发展面貌。

    让学校“输不起”“够得着”

我们的评价中,有大量基础性指标是达标制,不能达标的就意味着评估结果不合格。譬如“开齐开足基础性课程、开设拓展性课程”。在学校管理实际中,给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课表。引入新的评估机制后,因为多渠道采集信息,学校就不敢再有取巧的心理,扎扎实实开设好应有课程。校际间也去除了“囚徒困境”。这样的“输不起”建立起良好的学校均衡发展基础。

还有一种“输不起”,是原先大家公认的优质学校,在几十项评估指标的实证汇聚后,并不一定具有优势,形成新的压力和发展动力。滨海中学是我县的一所乡镇中学,经两校合并而成,在2018年的综合评估中,成绩列乡镇学校之首,直逼甚至超越城区学校,这撬动了县城区学校和原有的乡镇领衔学校的领先地位。

因为评价关注了基于学校基础的发展点,标注出了发展增量,一些传统意义上的薄弱学校有了“够得着”的发展资源和信心,并进而获得认同。

我县于城中学处于县城区边缘,学生大量进城落户,生源流失严重,学校规模急剧萎缩,成为大家口中的“薄弱学校”。但在2017至2018学年度的评价中,学校发展性指标得分列全县第二,这让大家更多看到了学校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活力和成效,也因此改变了教育主管部门及外界对于城中学的印象。

类似的“薄弱学校”还有沈荡中学,用沈荡中学校长陈雪峰的话来说,学校评价给了学校“认识自己”的机会和路径。沈荡中学的发展也一年一个台阶,第一年B等偏后,第二年B等靠前,到第三年进入A等,第四年跃升为全县第一名。在这样的“认识自己”的管理引领下,学校发展的规划清晰,措施精准,老师们也看到了自己的努力与学校发展之间的关联,学校的融入感越来越强,工作的自我标准也在不断提升。

“输不起”“够得着”“看得见”,让每所学校找到了适合自身的发展轨道。通过几年的评价,校长们逐步告别了“分数论英雄”的观念,力求学校做“最好的自己”。

    让老百姓“看得懂”“会选择”

学校一经产生,社会评价就相伴而行,“这个学校办得好”“这个学校办得差”是我们所经常听见的。但这样的评价往往来自经验或口口相传,是一种笼统的、粗略的印象,主观成分很多,更多是基于显性的升学率。

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以客观、全面的学校评价引导家长和社会,共同完善教育环境,同时,使其更多地知悉他们所享有的基本教育公共服务的质量。

所以,我们所做的学校评价,不仅仅在于学校发展的诊断、推动及激励,还在于对家长和社会的引导及公告义务,让家长及社会了解学校办学应有的标准及本区域学校对照标准达成的情况。

目前,我们主要通过传递、分析学校评估报告及数据信息,让家长理解学校发展的全面评价观,并具体了解学校发展的变化及需要共同努力的短板。

百步镇横港小学是我县最偏远的学校之一,靠近嘉兴,教师交流困难,校舍陈旧。但当地居民对学校的认可度非常高,还由村里集资、商家资助,为学校建设了高标准足球场。这是因为学校一直将全面发展的理念通过家长委员会、社会沟通渠道广泛宣传,将教育局对学校的评估分析反馈给家长委员会,让家长看到横港小学在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当地企业经济非常好,生源也并未因邻近嘉兴而向城市迁移。现代化的新校舍建成后,老百姓更是交口称赞,当地商会对学校的支持和奖励逐年递增。

澉浦镇是我县的一个古镇,澉浦小学规模很小,却办学成果丰富。在我局走访当地人大代表时,代表对学校各项工作如数家珍,对学生在各类科技教育中获得的奖项、学校的动物标本馆等,都清清楚楚。历年来,澉浦小学与社会各界建立了积极的常态化的共建关系,很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直接参与了学校教育资源的开发,并对照学校发展评估标准献计献策。

    优质均衡要体现在学生身上

让我们先来看几个数据,以初中为例。随着百步中学、沈荡中学快速发展,学校生源流向发生了变化。根据百步中学2016至2019年生源统计,优质生源外流逐年减少,2016年为78人,之后逐步降至57人、48人,2019年已降至35人。沈荡中学则从一开始优质生源每年流失40人左右,到这两年出现了回流现象,每年都有外流学生申请转回,目前,周边县市要求转入学校的人员也在不断增加。

相应地,传统的老百姓心目中的优质乡镇中学,如通元中学,优质生源流入在逐年减少,近3年,学校起始年级的均量值从3.46降至3.11,已回归到正常数据状态。

主要原因在于本县生源就近留在属地学校,不再通过购房迁户等择校就读。这些数据,从一个角度折射了学校优质均衡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家门口都有好学校”,对每个家庭而言,就是对孩子入读的安心,并进而影响对孩子学业的态度。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衡量的是一个区域的教育整体发展面貌,真正的意义却是实现于每个学生、每个家庭。

(作者系浙江省海盐县教育局副局长,本报记者蒋亦丰参与整理)

《中国教育报》2020年07月07日第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