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破解隔代抚养的刻板印象

发布时间:2020-08-12 作者:钟晓慧 来源:中国教育报

目前,隔代抚养在我国农村和城镇都已成为普遍现象。根据中国老龄中心2014年的调查数据,全国0—2岁儿童中,主要由祖辈照顾的比例高达60%—70%;其中,30%的儿童完全由祖辈照顾。3岁以后已上幼儿园的儿童中,也有约40%由祖辈直接抚养。可见,隔代抚养已成为我国家庭主要的儿童照顾模式。但因为种种原因,人们对于这一现象存在一些不符合事实的刻板印象。厘清这些误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客观理性地看待这一家庭教养模式。

隔代抚养不是中国社会特有现象,而是全球化现象。有不少人认为隔代抚养是中国社会特有现象,其实不然。过去10年,在全球范围内,祖辈在抚养教育孙辈方面都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根据《欧洲健康、老龄化和退休调查》的数据,2004年欧洲大陆有58%的(外)祖母和49%的(外)祖父参与照料15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澳大利亚2006年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约60%的受访祖辈表示他们参与照料孙辈。

这种全球趋同现象与一些人口变动因素密切相关。一方面,老年人的寿命更长,身体更健康。老人与晚辈共享生命的时间拉长,也更有能力照顾孙辈。另一方面,全球生育率逐步下降。世界银行数据显示,1960年到2017年,全球总和生育率由4.979下降到2.432,中国2015年的总和生育率为1.05,意味着孩子对家庭和社会而言变得更为珍贵,祖辈更有可能也更有意愿参与照料儿童。

此外,全球家庭关系激烈变动也成为催化剂。离婚率上升、单亲家庭增多、女性劳动参与率提升以及工作全球化引发的人口流动,都增加了儿童失养失教的风险。这几方面变化,促使新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祖辈参与儿童照料。

照料孙辈不是祖辈的义务,给老年人生活带来压力。有人把老年人提供隔代照顾看作家庭义务,甚至还有一种浪漫化想象,认为这是中国社会约定俗成的文化传统,老年人也从中获益,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实际上,隔代抚养在经济、时间、体力、精神等方面都给老年人带来一定压力。

有的祖辈不仅为孙辈提供照顾,还提供一定程度的经济资助。2017年国际长寿中心发布的报告指出,英国参与照料孙辈的900多万祖辈中,有三分之二的祖辈为孙辈抚养和教育提供经济资助。96%的祖辈并没有从子女那里得到任何照顾报酬,相反他们还要支付孙辈的活动花销,每年总金额高达38亿英镑。

在时间的付出上,美国有31%的祖辈每周提供少于10个小时的照料,同时也有33%的祖辈每周照料孩子超过30个小时。中国的情况类似,有研究数据发现,参与隔代抚养的祖辈中,近一半老年人平均每天照顾孙辈8个小时,即每周至少超过40个小时。研究还表明,老年人的抑郁症,与照料孙辈的强度和时间有关。

中国参与儿童照料的祖辈不仅在老年总人口中占比高,而且照料时间长、强度大。因为照料孙辈,老年人的个人睡眠时间被压缩,休闲时间变得零碎,社交活动机会也明显减少。除此之外,他们的精神压力和体力负担较大。这种压力在三代人共同居住、低收入或由外婆带孙辈的家庭尤为常见。

世界各国在隔代抚养的问题上也有一定差异。例如,南欧的祖辈照顾孙辈参与度较低,但强度较高;而北欧的祖辈照顾孙辈参与度较高,但强度较低。研究认为,北欧国家由公共机构提供稳定的长时间托幼服务,降低了祖辈照料孙辈的强度。而南欧国家的托幼服务非常有限,老年人压力很大,不愿意做这件苦差事。由此可见,普惠式的托幼服务如果长期匮乏,会大大削弱祖辈参与育儿的意愿。国家的相关政策及支持性服务可有效缓解隔代抚养的压力。

隔代抚养的祖辈群体是“无名英雄”,在为经济增长作贡献。我们总是容易用“朝下”的视角来关注隔代抚养问题,比如研究这种教养模式给孙辈教育带来的影响等,而忽略了老年人在这一过程中作出的贡献。这一群体虽然没有直接产出经济效益,但他们用自己的付出为儿女解决了后顾之忧,促进了家庭整体利益最大化,也间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以中国为例,改革开放初期到上世纪90年代,许多公办幼儿园和托儿所停办,私立幼儿园和早教机构开始兴起但收费昂贵,家庭开始承受更大的照顾儿童的责任和压力。而转型期家庭规模小型化、人口流动增加、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儿童照顾精细化等,也加剧了照顾资源的紧张。在这种情况下,祖辈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在过去20年,祖辈参与儿童照料的比例和强度都逐渐增加。

根据2001年至2009年追踪调查数据,中国农村家庭的祖辈全职照料孙辈的比例有所上升。这些祖辈大多是为了实现更大的家庭经济目标,提高外出务工子女的经济生产力。对于祖辈而言,为子女安心工作,提高家庭整体利益,是他们参与儿童照料的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祖辈这一庞大的儿童照料群体为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没有他们无偿地照顾孙辈,包括妇女在内的中青年一代不可能有如此高的经济生产力,国家也不可能节省巨额的托幼服务开支。这群祖辈是真正的“无名英雄”,需要得到社会及国家的认可。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中国教育报》2020年08月12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