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深圳市龙华区龙华中心小学:探索综合运动干预 引领学生终身健康

发布时间:2020-09-12 作者:邵子洺 来源:中国教育报

近年来,学校作为儿童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发展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主导作用日益凸显。在成立40周年的深圳经济特区,有一所小学在体育课程创新教学方面进行了近20年的持续探索,形成了自己的课程体系与教学特点。这所学校就是龙华区龙华中心小学。

龙华中心小学始建于1943年,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德育示范学校和广东省健康生活方式示范学校。近3年来,被上级主管部门授予“全国青少年篮球特色学校”和“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现有63个教学班(1个特教爱心班,1个资源教室),在校学生3266人,教学规模居深圳前列,也是深圳市首个普通学校建特教班的学校。

干预措施 五个方面有机融合

龙华中心小学的综合运动干预遵循“立德树人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通过“KDL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实施,学校活力校园构建(阳光体育活动、文化课中的微运动和教职工运动)、家校联动开展、“‘活力五色花’校长挑战杯”奖励计划实施和智能监控5个方面具体的干预措施有机融合,实现学校综合运动干预积极推进健康实施,促进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提高,养成终身健康的行为和习惯。

探索历程 三次模式及时更新

2001年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以来,龙华中心小学近20年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历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经过了2001年的由2课、2操和2会的“快乐体育运动222模式”起步,到2007年的3课、3操和3节的“阳光体育运动333模式”阶段,再到2016年学校作为国家社科重点和重大课题子课题实验基地,龙华中心小学将校园体育综合运动干预融于1课2操3会4节5特色的“综合运动干预12345模式”阶段的探索研究与实践,全面积极干预实践。现已形成发现式3M行动(善动、能动、乐动)教学法和可借鉴的校园体育综合运动干预实践方案,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和核心素养的提高,推进了普特融合,实现了“健身育人”,为实现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健康中国2030作出积极的贡献。

探索成效 学生教师全方位受益

龙华中心小学立足本校实际情况,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大密度适宜强度3M体育课、校园足球、家校联动和综合运动干预等课题研究引领下,聘请相关领域的国内外专家指导,调动家长广泛参与,持续整合校内外资源,使得师生、家长身心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第一,促进了学生健康发展。学校坚持“以质量引领未来”的思想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通过“KDL体育与健康”课程和综合运动干预实践,促进了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提升,构建了面向未来的CSPAP综合运动校本课程,形成了发现式3M行动体育教学方法和可操作性实施方案。学生近3年来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从93.66%上升到98.3%,视力不良率由30%下降到25.19%,肥胖率由9.60%持续下降至6.07%。

第二,促进了学生“完全人格”的形成。学校始终把学生身心健康和立德树人教育放在首位,并在“健全体格”和“完全人格”上深度融合。通过游戏化、主题化、情境化教学活动,活力校园和体育节等活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明显增强,运动能力水平显著提高,精神面貌也发生积极变化,意志品质、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和规则意识显著提升。

第三,促进了信息化教学。作为全国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先进单位,学校创新体育教学变革的新路径。2019年由校长肖德明主持的国家级别课题“基于教育云平台的小学‘翻转课堂’实践研究”顺利结题。体育教学和大课间活动中,利用可穿戴技术监控学生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课后立刻生成评价数据,提高了课堂质量。今年抗疫期间,学校组织体育科录制“KDL体育与健康”微课132节放在云平台名师课堂,向学生、家长在线推出,举行在线“校长挑战杯”运动会,激发了学生家长运动兴趣,提高了体能水平。

第四,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大数据平台建设研究”课题研讨会,由课题主持人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书记汪晓赞教授主持,作为子课题负责人,肖德明校长在大会上汇报的“校长挑战杯”计划实施方案获得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优秀方案。邵子洺老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聚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的青少年问题及对策研究”课题子课题获得结题成果特等奖,并在深圳和中山举行的全国研讨会进行大会发言。邵子洺老师3次应邀参加《中国学校体育》杂志“草根争鸣”网络研讨活动并发表论文。论文经过双盲选,参加了2018年美国SHAP健康与体育大会和第四届国际华人体育与健康学会科报会墙报展示交流,收入年会论文集。龙华中心小学的体育特色综合干预视频在大会上展播,向世界介绍中国经验。

邵子洺老师被上级主管部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被深圳市授予“深圳市高层次地方级领军人才”。体育与健康科组被评为“深圳市体育与健康示范教研组”和“龙华区首届示范教研组”(仅有的一个体育与健康教研组)。

第五,促进了特殊儿童健康。学校的特教班和资源教室,不但担负本校的特殊孩子教学任务,还承担周边学区自闭症、多动症、脑瘫等27名特殊儿童的义务教育。特教班以生活适应为核心课程,教学体现个别化,体育保健方面开设“KDL体育与健康”、感觉统合训练和KDL亲子运动课程等特色校本课程,提高了特殊儿童的基本运动能力,让特殊学生在温暖的氛围中成长。由于特殊教育成效突出,获评深圳市“百佳市民满意项目”,学校被广东省特殊教育教师联盟推选为理事单位。

(邵子洺)

《中国教育报》2020年09月12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