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浸润传统文化 创新通识教育

——山东大学围绕“馆、选、器、论”开展以文化人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20-09-21 作者:通讯员 马晓乐 车慧卿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前,山东大学开展了校级本科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在全校范围内评选出50项优秀教学成果,其中《体验式文化教学课程体系与通识教育创新》由宁继鸣教授带领教学团队共同完成。该成果依托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立足立德树人模式创新和通识教育改革,围绕“中华文化体验与传播”课程群建设,历时八年积淀而成。

成果抓住了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育人资源的关键环节,着力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与立德树人相结合的大学路径,将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知识、器物、观念、习俗、工艺等转化为学生可以动手参与、沉浸体验的教育教学模式,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中心,实现知识、技能、情感教育相统一,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审美教育相统一,彰显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的山大特色。

    传统文化现代教育

实施这一教学创新尝试的出发点,来源于“三个一”:一个疑问、一种现实的困惑和一个朴素的愿望。

如何更好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以别开生面的方式开展传统文化教学?文化从根本上讲是一种生活方式,相对于学科知识和专业学习,其内容有特殊性,有自身的特质和属性。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会或多或少接触到一些传统文化的要素,那么,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能否打破对惯性思维的依赖,重新思考和审视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的初心,实施教学革新呢?

带着这个困惑,教学团队共同迈上了通识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征程。做学术研究需要有研究假设,教学改革同样需要发挥想象力,要大胆地设想、小心地求证。尽管一时间大家不能描述出“想要什么”,究竟要打造怎样一种教学设计、实施怎样的教育理念,但是首先想清楚了“不想要什么”:希望摒弃言说式、宣教式、自上而下灌输式的传统文化课堂,取而代之的是研讨式、自我意义建构式的学习安静环境。这个愿望就是教学团队的共识,也是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目标与动力。

一个愿望的达成,一种创新性教育理念的实施,一种理想教学模式的实现,一定要基于天时地利人和,做到“开天窗、接地气”,既要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又要具备实施的基础。时逢国家实施文化复兴战略,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台《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文件,提出“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等要求。同时,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要走向世界,如何向世界阐释介绍蕴含中国智慧和特色的优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命题。在此背景下,教育理念的革新、内容的精选、形式的创新、内涵的提升和效果的跟进,既是国家的需要,更是大学的使命和担当。

2007年,山东大学申报承建国家首批汉语国际推广基地,依托语言与文化传播学科建设,服务中国语言文化走出去和文化传承创新战略。宁继鸣教授作为孔子学院总部特聘专家,代表学校组织申报,从顶层设计到理念达成、从内容建设概念到实施步骤,精心筹备。2008年,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落户山东大学。2011年,一所集文化体验与教学、人才培养与培训、理论探索与创新的综合性国家平台正式运行,为该教学项目的落地、教学创新的探索实践及其教学教研成果的凝练提供了空间和条件保障,也为进一步发展创造了空间。

    如何更好实现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成果不仅是物化的课程、教材、奖项,通识教育在立德树人方面有其天然优势,该项目的理念之一是把学生作为被文化化育的文创成果,引导学生通过亲身沉浸体验,在学习技能、增长知识的同时,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展文创实践,达到文化认知、情感认同、文化技艺和能力才干相统一的学习效果。

教学团队重点围绕“馆、选、器、论”四个字开展工作,将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深度合作学习落在实处。

“馆”指建设了中华文化体验馆,2600平方米,创设了圣贤智慧、民间工艺、艺术长廊、饮食服饰等16个文化体验区和100多个体验教学点,这些以默会学习原理为指导、负载教育特质和文创意义的教学情境,为课程实施提供了空间和物质保障。

“选”主要是教学内容的甄选。中华文化内容宏富,课程容量有限,如何选择是一个难题。经过研讨,课程最终确立了“呈现生活中的中国文化,以促进实现中国文化的生活化”的指导思想,注重在现代语境下,选择那些涵摄中国人生活日用、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的知识点,挖掘它们在当今生活中的表征与变迁、内涵与意义。课程组将教学内容总体划分为思想与智慧、工艺与科技、习俗与仪式、艺术生活与审美四个模块,统摄100余个不同的体验教学环节。

“器”指的是研发多种类型的教具,为创意体验设计和教学实施提供教学资源保障。课程组先后研制了“版画上的世界文明”“古法雕版与印刷术”“甲骨文十二生肖”“传统造纸”“书画装裱”“笔墨纸砚墙”“茶文化一览通”“中国书画推拉门”“斗拱与榫卯”等系列教具,为课程实施创设了基础。

“论”是“坐而论道”的意思,指课堂互动与讨论,组织小组协作与深度合作学习,加强生生交流、师生互动,实现课堂的翻转,全面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课程内容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一是仪式化课程,如华夏成人礼、节庆习俗体验等;二是沙龙类课程,如对话艺术家、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与文化热点等;三是动手操作类课程,如中国画、雕版印刷等。基本的课堂结构是:沉浸体验+教师讲授+合作学习+体验与文创成果展示。

如“中式艺术生活”课。课程的教学目标容知识、技能、素养和课程思政于一体,使学生体验中式艺术生活中所涵盖的“琴棋书画诗酒茶”,即书法、绘画、诗歌、茶道、插花、香道和古琴等多种艺术形式;感知感受中华文化雅生活,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当下,正确认识“新中式”流行的生活现象,整堂课可以看作是对中国当代活态艺术的践行与集成性学习。

    教学成果应用于社会服务

教学团队发挥国家和高校平台对周边优秀文化资源的创新驱动作用,注重高校和地方的联动互动,实现优质资源的互系互惠,不断扩展项目的受益群体和获益幅度。项目负责人宁继鸣教授是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曲阜)建设的首席专家,参与山东省嘉祥政德教育基地等项目的设计和孵化建设工作,使项目成果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和应用。与此同时,兄弟院校前来考察交流,上海财经大学、鲁东大学等相继建成主题文化体验教学空间。

除了发挥体验教育模式和通识教育的公共服务价值,教学团队还不断出版教材和中华文化普及读物,扩大课程受益面。通识教育课程的教材相对于专业课程有其自身特色,项目组致力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转化的探索和研究,注重传统文化精华与当代社会语境、话语表述、思想观念的有机结合,启动并实施了“生活中的中国文化”系列教材以及“中华文化读本”的编撰工作。

2019年,教学团队与校内部门联合举办“传统文化涵养师德师风系列研修活动”,将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和实践延伸到教师层面,应用于全校师德师风建设和新进教师入职教育,包括传统文化与经典教育思想——涵养师德,法律法规和法治素养提升——依法执教,职业道德和专业伦理教育——行为世范,三全育人和课程思政教育——以德育德等专题。活动服务骨干教师培训、促进教师发展,体现了成果立体化的特质,实现了服务本科教学创新、教学改革、立德树人、社会文化普及、对外交流作用的统一,以教育的形式实现了文化的功能和社会的价值。

教学团队相信,新时代的科研要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地上,教育改革和教研创新也要体现在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教学实践中,融入到学生成长的足迹和人文化成的心灵印记中。

《中国教育报》2020年09月21日第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