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课程与思政交融 教书和育人互促

打造高校课程思政“主力军”

发布时间:2020-10-08 作者:黄进 来源:中国教育报

近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印发。立足于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纲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强调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北大师生座谈会、全国教育大会等多次会议中,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多次发布相关重要文件,高度重视推进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特别是此次印发的《纲要》,为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以及作为思政教育“主力军”的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具体遵循。

当前,课程思政如何在高校落地、推进成为了课程思政改革的重点、难点。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愈发突出,教育和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关键在教师”。因此,当前迫切需要我们建设好课程思政教师队伍,打造一支“课程与思政交融,教书和育人互促”的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主力军”。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为课程思政建设“扎根铸魂”

“课程思政”不同于“思政课程”,并非“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具体科目,而是一种课程理念,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的其他课程(包括专业课和公共基础课)中挖掘特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其融入课程教学,发挥课程的育人作用,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当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领域改革如火如荼,教育改革亦刻不容缓,“课程思政”的提出和建设正是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不仅是应对当代部分大学生思想、价值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解决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的有效措施,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题中要义。这对新时代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作为教师,首先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将政策理论内化,实现与专业理论知识的融合发展,增强专业学科的思想引领性和时代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指出,要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由于教师的言行举止都是其素养的直接体现,本身就具有教育作用,故而教师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师只有加强自身的师德师风修养,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才能更好地担当起学生引路人的责任,才能完成党和人民交予的教书育人的使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坚守职业道德,培养高尚道德情操。教育者必须率先垂范,以《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行为准绳,严格规范职业行为,始终做到学术规范、教风严谨、言行守底线、有仁爱之心,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精神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必须真心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增强对本专业所蕴含的内在价值的认同感和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必须扎实学识,涵育个人素养,立足信息化时代,保持空杯心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学习新生事物,提高个人人格魅力。唯有如此才能领跑当代大学生,准确把握其思想和行为变化,开展课程思政,并凭借个人人格魅力守住教育者权威地位。

    提升教师育人育才能力

    为课程思政建设“强基固本”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育人育才的能力是教师的“看家本领”。教师在此过程中,不仅要教授学生“谋事之才”,更要教给学生“立世之德”。思政教育不仅是思政理论课教师的责任,也是每一位教师理应承担的职责。教师要增强育人意识,承担起育人使命,真正弘扬“大学精神”。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观,认识到课程思政就是要每门课程挖掘自身所蕴含的育人资源,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既不是把思政教育只归于思政理论课负责,也不是把专业课上成思政课。

教师要深入挖掘“思政元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阐释专业理论中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例如,公共基础课可以发掘有关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思政教育素材,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理想信念、人文素质、法治意识等综合素质教育;文哲史类专业课可以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工科类要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运用到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看待社会现象、分析社会问题等。

教师应加强与思政专业教师的有效协同。通过访学、教学比赛、交流会等多种方式加强与思政理论课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梳理专业课中蕴含的思政资源,转变传统的以理论讲解、单向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积极顺应社会变化,结合新时代学生特点和教育教学条件,与思政理论课教师共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将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发展。

教师还要发挥“网络思政”的新兴质效。鼓励教师通过各类新媒体平台发布社会热点议题、校训校风校园文化等内容,以讲故事、跟帖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同时,教师要注意挖掘和灵活运用网络思政教育资源作为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素材。例如,在9月30日我国第七个烈士纪念日,组织学生在线观看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各界代表共同出席“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学生筛选《大国崛起》《光辉历程》等红色影视作品、纪录片或红色历史电影、书籍,通过在线资源与网络新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将其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鼓励教师拓展优质教育资源

    为课程思政建设“锦上添花”

打破资源共建共享的瓶颈和局限,是实现课程与思政交融、教书和育人互促的有力抓手,也是建设新时代教师队伍这一课程思政“主力军”的必然归趋。《纲要》指出,要“促进优质资源在各区域、层次、类型的高校间共享共用”。

鼓励教师拓展优质教育资源,建设“课程思政”共同体,并提高教师的“资源共享”能力,是提升课程思政的方法之一。例如,搭建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平台,促进沟通互助,分享典型案例及典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可实现经验共享,从而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及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凝聚教师育人合力。此外,教育部已通过慕课、微课、微博等网络平台面向全国推出了一系列免费的精品开放课程,获取名课资源实现便利化,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这些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增强线上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和共用的能力。

新时代的教师需要重视“资源共用”的能力。专业课教师可利用线上精品课程来减轻线下专业课压力,为课上开展课程思政提供可能。例如,教师可将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整合、设计为线上主题活动,上传到网络平台,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平台上发表自己的问题、看法、感受等,师生共同分享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需要结合本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筛选资源,“对症下药”,切实提升课程思政的质效。

最后,需要培养教师“资源共创”的能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逐渐推进,推动了课程资源库的建立,但是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必然导致课程思政资源建设出现新情况、新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树立创新意识,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不断结合热点、难点、焦点,利用新技术、新条件创新优质资源的建设路径,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动力。

(作者系江苏警官学院教授,本文为江苏高校国家文化安全学研究课题)

《中国教育报》2020年10月08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