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小康社会”的文化源头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0-11-26 作者:李薇薇 来源:中国教育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再接再厉、一鼓作气,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站在这样一个重要历史节点上审视小康社会的文化源头与发展,对于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的发展阶段具有重要意义。

小康社会的理想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小康”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表达的是统治者设置宽松政令以体恤关怀劳动人民的思想。在另一部儒家经典《礼记》的《礼运·大同小康篇》中,对于与“大同”相对应的“小康”有过具体描述:“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可见,“小康”是希冀出现贤能统治者、讲求仁政以达到富民强国的理想社会状态,体现了儒家经世致用的思想传统。相对于有乌托邦色彩的“大同”,“小康”是历代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现实基础,这为我们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文化土壤。

“小康”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寻的理想社会状态。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历程。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的不断融合与碰撞中,实现小康进入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略,经历了从总体到全面、从建设到建成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道路的创造性探索。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用“小康”“小康之家”来论述中国式的现代化,明确提出“中国本世纪的目标是实现小康”。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写入了国家发展的“三步走”战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上世纪末如期实现。党的十六大指出,“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决策,“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提出从党的十九大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在党中央领导下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同时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小康社会理论的发展过程是中国共产党接力棒式的奋斗过程,是立足国情对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持续探索与创造性发展的过程。

小康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的连续性,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结合本国实际特别是与历史文化传统相融合而形成的。以人为本是小康社会理论的核心观点。纵观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史,实现“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其根本目的。小康社会建设正是以人民为主体,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民的获得感和美好生活为奋斗目标的。小康社会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指导下形成的。小康社会战略构想的提出,是在当时中国相对于西方整体很落后的情况下,以生产力发展状况为重点所制定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提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以此推动生产要素的重组,进而深层次释放社会发展的活力。小康社会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精神。小康社会的构想,融合了中国自古以来民富国强的民族梦想与世界性的现代化潮流,鲜明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关于事物联系、发展、运动、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思想。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与方法,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找到的符合本民族发展实际的战略构想,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与文化发展的延续性。

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为世界上其他民族和国家走向强盛提供了中国经验。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现代化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共同历史方位。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对西方以“经济自由化”“政治民主化”为主导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很多发展中国家不知该何去何从。中国共产党以小康社会为战略选择,向世界展示了一条别具民族特色的现代化发展路径,并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理论体系。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制度建构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经过党的几代领导集体持续奋斗,形成了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在内的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出发,才能制定一整套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战略,一茬接着一茬干,奋力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并为其他国家和民族走向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经验。

实践将证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研究”[20YJC710030]成果)

《中国教育报》2020年11月26日第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