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甘肃山丹以“八项行动”促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

倾听学生回流的“秘密”

发布时间:2020-12-15 作者:本报记者 尹晓军 通讯员 刘渊德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一场大雪过后,祁连山冷龙岭北麓银装素裹,寒风阵阵。但在山脚下的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霍城中心小学的教室内却温暖如春。“这几年,学校先后投入800多万元,新修了教学楼、宿舍楼,硬化了操场,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实现即时、环保、绿色供暖。”霍城中心小学校长石建善掰着手指头给记者讲述了学校的变化。

近年来,山丹县以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等“八项行动”为抓手,持续推进义务教育均等化,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差距,努力构建起了覆盖城乡、布局合理、质量保证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让所有孩子都能够充分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强化投入,科学绘就“新蓝图”

早在2016年,山丹县就顺利通过了义务教育均衡县国家验收。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县“有学上”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随着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上好学”等问题仍然突出。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怎么支持都不为过。”这是历届山丹县委、县政府的共识。每年,县委常委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定期研究教育,县人大、县政协定期走进学校调研教育成为常态,围绕教师专业能力、教育教学质量、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推进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八项行动”计划随之出台。

近几年,该县累计投入资金2亿多元,城乡学校全部“升级”为标准化学校。城区学校全部免费接入了城市集中供暖管网,农村校锅炉供暖全部进行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实现环保、绿色供暖。同时,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总出口带宽5G的山丹教育城域专用网,全县519个教学班和功能室100M光纤到班,“班班通”实现全覆盖,所有学校基本实现了备课有专网、资源有平台,上课有终端、课后有空间。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近日,山丹县东街小学近500名一年级新生迎来“开笔礼”,场面蔚为壮观。“过去由于学校办学条件紧张,举办类似的大型活动都是奢望。如今,原来的窄小操场拓建成了标准塑胶运动场,每天全校2661名学生都能参与大课间活动,孩子们可开心了。”说这话时,东街小学校长荆小兰一脸自豪。

盘活师资,激活教育“新动力”

2016年,在山丹县教育局工作多年的雷颜俊,调至新建的山丹县清泉学校担任校长。一同调入的还有山丹县“周艳春小学语文工作室”首席导师周艳春。短短几年时间,在他们的引领下,学校打出抓管理和教学质量等一套漂亮“组合拳”,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

“教育的核心竞争力落脚于学校,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落实在教师。”山丹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祁建军介绍说,近年来,该县以教师队伍建设为突破口,通过不断完善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促进县域内、校际间师资均衡;大胆起用“新人”,选拔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名校副职、中层干部充实到薄弱校,带去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教学方法。

与此同时,通过实施“先锋引领”“党员志愿活动”等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党员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并将师徒结对和教学支持活动有机结合、精准对接,帮助农村学校提升教研水平,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提升农村学校教学质量。

山丹县大力开展全方位立体式教师培训,充分调动了一线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陆续推广和实践。同时,随着教师基本功训练、读书活动、微课大赛、优质课评选等活动的常态化开展,每一名教师都能够在平台上充分展示,在交流和互动中稳步提升,并逐步构建起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师、教育专家等教师队伍成长体系,形成了“校校有名师”的教育格局。

城乡同步推进,均衡迈出“新路径”

陈户镇范营小学属农村薄弱学校,课堂教学质量一直“徘徊不前”,学校生源逐年减少。但今年秋季开学后,范营小学校长郭华惊喜地发现,好几名转出去的学生又回来了,学生首次实现了“正增长”。

“我们的学生不仅和城区学校的学生在线同上一节课,而且老师们每周也会和城区学校教师一起备课、交流,互动教研、听课评课。”郭华道出了学生回流的“秘密”。

得益于城乡“同步课堂”,山丹县的每一所农村校可根据自身教学实际,随时参与县域内任何一所学校的教学活动,并同步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光有“同步课堂”还不够,山丹县利用云平台上传覆盖学前至高中教育优秀微课和重难点教学视频3000余节,学生随时可学。同时,通过免费公益直播平台,全县骨干教师可为学生即时提供精准、有效的教育服务。

为进一步提升农村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城区优质学校对应联盟1—2所农村薄弱学校,着力打造发展共同体。联盟学校之间实行理念融合、管理互通、研训联动、质量同进和捆绑考核,走出了一条“区域联动、整体提升、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9%。

此外,积极引导各学校挖掘自身优势,通过特色树品牌,以品牌促学校内涵式发展,一大批具有山丹特色的学校和“田园式”“生态式”“书香式”快乐学校应运而生,实现了“校校有特色、班班有活动、人人有特长”的特色办学目标。

《中国教育报》2020年12月15日第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