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为青少年筑牢心理健康防线

——代表委员热议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发布时间:2021-03-09 作者:本报记者 梁丹 焦以璇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两会关注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心理与生理成长的关键时期,一些不良习惯、性格的养成和精神疾病的发生,往往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心理问题造成的。”关注到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渭南市副市长高洁带来了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提案。

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不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威胁,也凸显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后疫情时代,如何持续呵护青少年心灵园地,为孩子们筑牢心理健康防线?像高洁一样,不少代表委员将目光投注于此。

校园咨询室利用率偏低——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在校学生,由于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近年来出现了部分极端案例。”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许玲表示,虽然教育部已经出台了《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各地也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但目前还存在学校重视不足、家庭教育缺失等问题。

许玲观察到,由于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保障不足等原因,很多学校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并不能正常运转,在功能发挥上极大受限。对此,她建议建立起国家、省、市三级的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高洁也表示,虽然各地中小学普遍建立起了心理咨询室,但是力量不足、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依然突出。她还指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较低水平的学校公用经费保障,在软硬件服务上都十分有限,尤其需要进一步改进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方法。

“目前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侧重心理疏导,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性问题关注不足,许多学生认为心理有疾病时才需要去心理咨询室。”高洁建议,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合起来开展。

围绕督导评价,高洁建议,教育督导部门将学校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考核,加强督导检查,形成各方重视、各尽其责、同向用力的工作态势,进一步巩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防线。

人员缺乏、专业性不足——

    加强心理教师队伍建设

在代表、委员们看来,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薄弱直接影响着青少年心理健康防护工作的成效。

“培养和建设好优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洁发现,中小学校心理咨询室普遍面临缺少专业教师的发展难题。“专职心理教师没有专项编制,难招聘、低待遇、难补充,兼职教师则缺乏专业培训。”她建议,实施心理健康教师专项培养、招录计划,提高心理健康教师待遇地位,优化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结构。

“在国培、省培项目中增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培训计划,为地方提供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培训支持,为心理健康教师提供更多的交流学习机会,拉动提升心理健康教师的整体专业水平。”高洁建议。

师资培养与专业培训问题也引起了许玲的共鸣。在走访中,她也发现心理健康教师普遍缺少定向、定期、定量的专业培训指导。“由于专业知识缺乏,教师们在指导过程中缺乏合理的工具、方法和实操技巧,只能依靠感觉对学生进行安抚,效果不佳。”她建议,应通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有计划、分步骤地实行专家指导、短期培训,逐步建立起一支专业知识过硬、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

除了建起一支这样的“生力军”外,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还关注到了建设一支更大规模学生工作专业化队伍的需要。

“要让班主任、辅导员和学校心理咨询师一起学习成长,形成一支稳定的专业化人才队伍,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育人效率。”朱永新说。

影响因素复杂多元——

    推动全社会共同关爱

“目前问题可谓紧迫。”朱永新向记者分享了他的一个观察:在疫情期间和复学后,不少地区都出现了短时间内的青少年自我伤害事件。

为什么青少年会出现厌学、自我伤害行为?进一步思考后,朱永新认为,这背后既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有关,也与学习压力过大、社会竞争激烈、家长教育方法不得当等综合因素密切相关。

“目前,一些中小学生作业过多,休息、活动时间得不到保障,应试和商业化又进一步加剧了学习的‘剧场效应’和‘内卷效应’,再加上一些功利的教育观影响,综合导致青少年心理压力过大。”朱永新说。

影响因素多元,破解之道也需全面。加强社会、学校、家庭协同育人,引导全社会关心关注,共同形成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合力,是代表委员们的一大共识。

高洁建议,除了学校,还可借助妇联、社会组织等力量帮助家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常识、掌握正确的亲子沟通方法。“学校还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组织‘社工进校园’,为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专业支持。”

朱永新建议,通过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改革,缓解社会焦虑,倡导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为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营造出更好的氛围。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国祥则建议,进一步加强社区心理服务站建设工作,为家长孩子提供就近就便的心理服务。

“我们呼吁营造全社会共同关爱、携手合作的良好氛围,让全社会一起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媒体宣传、社区环境、图书出版等方面充分考虑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为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许玲说道。

《中国教育报》2021年03月09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