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相对贫困大学生帮扶应关注能力提升

发布时间:2021-04-01 作者:王丹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巩固成效、深化提质”成为新主题。作为稳定脱贫成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个人能力的提升尤为关键。

大学生群体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生力军,而贫困大学生作为贫困人口中数量占比高、且最具潜力和最富可塑性的群体,是相对贫困家庭中的“新生力量”,更是带动家庭摆脱贫困的“关键变量”,也是巩固脱贫成果的主要人群。高校须审视相对贫困大学生教育面临的挑战,制定相对贫困大学生教育发展策略,构建帮扶相对贫困大学生、稳定脱贫攻坚成果的长效机制。

相对贫困大学生脱贫的必要性

教育扶贫是缓解相对贫困的有效途径。导致贫困的原因千差万别,但其根源在于缺乏良好的教育。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上具有显著性和持续性作用。教育扶贫可以提高相对贫困大学生受教育的程度和水平,帮助他们形成强有力的脱贫能力,是缓解相对贫困的有效途径。

教育扶贫是巩固脱贫成效的有力保障。治贫先治愚,治贫的关键是先“富脑袋”,而教育是个体丰富知识、充实头脑的重要途径。因此,教育可以持续巩固和发展脱贫成果,通过提升个体综合素质,促进相对贫困群体掌握脱贫致富本领,是防止其脱贫又返贫的有力保障。

教育扶贫是能力提升的现实需求。教育扶贫既要为相对贫困群体输入知识、提升能力,使其具备就业能力和脱贫致富的技能,又要帮助相对贫困群体通过自身经济独立,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恶性循环。提供单纯的教育扶贫资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只有满足相对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现实需求,让其通过自身努力工作实现脱贫致富,才能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相对贫困大学生脱贫面临的挑战

精神贫困问题凸显。相对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是指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问题而导致的认知缺陷和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敏感自卑、孤僻封闭、悲观消极等不良情绪。精神贫困比经济困难更严重地影响着相对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发展,并会影响其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等方面。相对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不仅仅关乎稳定脱贫成果问题,更关乎时代新人的培养、和谐社会构建等关键问题。

参与主动性不足。物质资助的扶贫方式往往无法从根本上调动相对贫困大学生的脱贫意愿和积极性,有时反而会增加他们对扶贫资助的依赖性。而相较于外在物质帮扶,现行的教育扶贫更多关注提升教育的程度和水平,侧重于知识层面的帮扶,较少通过激发相对贫困大学生的脱贫主动性,来保障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导致其在脱贫攻坚中主观能动性不强,缺少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

能力提升意识缺乏。教育扶贫中“输血”重要,但“造血”更重要。教育精准扶贫的关键是通过教育扶能力之贫,但部分相对贫困大学生的能力提升意识较为薄弱。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深化提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要提升相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其掌握求职就业的本领,自食其力、自力更生。然而,能力提升有一定的过程性、长期性、延续性,高校在后脱贫时代需要持续关注并提升相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高校帮扶相对贫困大学生的长效机制

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助力心理帮扶。后脱贫时代高校的教育扶贫工作,不仅要给予大学生经济上的资助,更要关注大学生由于经济困难产生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摆脱精神贫困。首先,高校要注重心理资本培养,帮助学生形成优良心理品质。心理资本理论认为,信心、希望、乐观、韧性是积极心理的核心四要素。高校可以培养心理资本为导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相对贫困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坚忍不拔的信念以及积极乐观的态度,促进相对贫困大学生优良心理品质的形成。其次,高校要拓展帮扶路径,实施有效心理干预。高校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生实务管理机构以及线上心理服务平台等,尽可能地为有需求的相对贫困大学生提供全方位、多样化、有针对性的心理帮扶方案,构建一体化的大学生教育帮扶干预机制。

创新教育扶贫手段,激发脱贫主动性。高校教育扶贫要将摆脱贫困的力量注入相对贫困大学生群体中,帮助他们摆脱“等靠要”的消极状态,减少对外界资助“输血式”扶贫的依赖。高校要充分激发相对贫困大学生“造血式”扶贫动力,使其从被动帮扶对象转为积极主动参与巩固脱贫成果的主体。同时,高校可利用政策宣讲,帮助相对贫困大学生了解教育扶贫相关政策,使其能有效利用政策减轻经济负担。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生命教育等方式,激发相对贫困大学生直面困难的勇气和斗志,使其主动建构自身生命价值观。

优化教育扶贫精准度,提升就业能力。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贫困理论认为,可行能力的不足是个人贫困的主要原因,贫困的本质在于能力贫困。针对相对贫困大学生的现实需求,就业能力提升即为后脱贫时代高校教育扶贫的关键环节。高校应通过健全就业创业指导体系,有效促进相对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为可持续性脱贫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单位系吉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精准脱贫后家庭大学生就业干预机制跟踪研究”[DIA200343]成果)

《中国教育报》2021年04月01日第8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