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躬耕杏坛30载,培养4500余名农村孩子走进大学校门

赵国增:乡亲心中的“先生”

发布时间:2021-04-05 作者:本报记者 周洪松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初登讲堂,自己必须吃透课标,夯实驾驭课堂的能力。”新学期伊始,教研活动后,河北省威县第一中学青年教师马晓阳有了明确目标。

如今,常态化全校大教研已成为威县一中保证教学质量的“利器”,成为该校维持县城高中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其中,教务处主任赵国增功不可没。

32年前,大学毕业的赵国增回乡任教,“用爱点亮教育梦想”,先后培养4500余名农村孩子考入大学。

传承

“上师范,回乡从教。一路走来,父亲影响了我。”赵国增说。

作为一名乡村教师,赵国增父亲在当地执教30多年,是乡亲们心目中的“先生”。“十里八乡谁家有红白事儿了,都愿意请父亲当‘总理’。每到春节,总会有人打来电话或登门问候。”

至今,赵国增还清楚记得一件事。

上世纪80年代,看场电影对于乡村百姓绝非易事。那年,赵国增父亲被调整到邻乡程志庄中学,“为欢迎父亲,学校专程给我们村放了场电影。天还不黑,大银幕前就挤满大人小孩。”

1980年,一名叫管纪顺的学生考上了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消息传来,父亲竟比自己考上大学还激动!”

耳濡目染,心有所仪,“当和父亲一样受人尊敬的‘先生’”成为少年赵国增的理想。

1985年高考,赵国增第一志愿报河北师范大学数学系。

四年苦读,择业重要关头,赵国增放弃去地级市工作的机会,背起行囊回到县一中任教。

当时威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工作条件极为艰苦,住的是一间终日不见阳光的平房,月工资100元钱。

但青年赵国增一心想的是如何把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帮助更多家乡学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

2010年,女儿填报高考志愿,祖孙三代意见一致:报师范!后来女儿顺利被华东师范大学录取。

播洒

“用爱为学生发展助力,不放弃不抛弃”,是赵国增一以贯之的行动指针。

“赵老师把我从被开除的边缘救回来,没有赵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如今在一家跨国公司工作的王涛(化名)对赵国增充满感激。当年他被很多老师认定为“不可救药”,但赵老师没有放弃他。

走访家庭,屡次谈心,帮助他补习功课,让优秀学生与之结对……在细心关怀下,王涛逐渐走上正轨,努力考上了东北财经大学。

“高中毕业十多年,还会常想起赵老师,那时只要我们有什么困难,他总是第一时间给予帮助。”《南方日报》记者宋金绪感慨万千。

作为一所县城高中,威县一中受到部分“超级中学”影响一度举步维艰。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命脉,保持竞争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赵国增认为,好的教学要善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要通过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生成新知识。

为此,赵国增设立数学兴趣小组,通过实施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让学生找准切入点,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十余年,赵国增所带高三毕业班学生高考数学成绩持续保持高位,还有学生在全国数学竞赛中夺冠。这对于一所普通县城高中,何其难也!

“赵老师善于抓住数学本质,让我们感受到数学之美,这也影响了我的专业选择。”如今已是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导的杨俊峰说。

带动

在同事眼里,赵国增“勤奋得不知疲倦”。

多年来,赵国增在《高中数理化》《新课程》等报刊发表论文30多篇,编写10余部教辅教材,主持省“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教师专业化自我发展研究”、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科研规划课题组“提高学生素养与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等十余项课题。目前,正在申报“十四五”教育部重点课题“基础教育阶段校园欺凌的研究”。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教务处主任,赵国增深知提高师资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性。

长期实践中,赵国增总结出“四备两研一反思”教研模式,即:教师个备——主备小组“两案一件一餐”——主备小组复备、定稿——集体教研——全体教师复备——总结反思。

如今,这种主题式教研模式已在全校推广并被兄弟校借鉴,众多名师脱颖而出。赵国增也因此被评为“河北省首批中学正高级教师”“河北省特级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河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等称号。

“我深爱这片热土,愿今生培养更多农村学子,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已步入知天命之年,赵国增内心依旧燃着一团火。

《中国教育报》2021年04月05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