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兼怀温度与深度,正剧焕发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1-04-13 作者:杨睿(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传播学专业2018级本科生) 来源:中国教育报

    新闻回放

最近一段时间,《山海情》《觉醒年代》《大江大河》《跨过鸭绿江》等一系列主旋律电视剧收视率非常高,并受到年轻人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的热捧。这些电视剧不动声色地让观众了解了中国偏远地区真实的贫困情况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其中团结一心战胜贫困的故事情节更是让人产生强烈的共情。

    主持人语

近期,主旋律电视剧在年轻人中受到热捧。从收视率到社交媒体的讨论,从视频平台的弹幕数量到相关网站的超高评分,都在打破人们对被称为“正剧”的主旋律电视剧的刻板印象。年轻一代对主旋律电视剧的喜爱,不由得让人想去探讨其中的缘由。中国传媒大学的青年学子们在自己观看正剧的同时,不仅从个人体悟出发,也从专业视角出发,以解开主旋律电视剧火爆的秘密。

兼怀温度与深度,正剧焕发新活力

杨睿(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媒教育学院传播学专业2018级本科生)

不久前,主旋律电视剧《觉醒年代》收官,收获了一大批观众,尤其是青年群体的喜爱。与过去爆火的《人民的名义》《大江大河》等正剧类似,《觉醒年代》通过去教条化的叙事结构、多维度的人物塑造以及精良考究的场景搭建,在青年群体中顺利“出圈”。这打破了以往正剧不受年轻人喜爱的怪圈,同时也证明了兼怀温度与深度才能让正剧焕发活力。

《觉醒年代》等精品正剧在艺术手法上有温度。剧中微观的、生活化的叙事方式代替了教条化的献礼剧模板,通过多线性叙事让观众对历史发展的认知更具空间感。同时,鲜活、立体、多面化的人物塑造方式,让观众真正走进那个年代英雄人物的生活。另外,剧中生动描绘了《新青年》杂志社编委的“吃播”、陈独秀与儿子的家庭生活等细节,让观众特别是学生群体能够边看历史书边追历史剧,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剧组在镜头语言和台词上的精心打磨也使作品具有思想深度,让观众能切身感受伟大的历史进程。

过去,主旋律电视剧多采用教条化的叙事方式以及脸谱化的人物塑造手法,这使得外界尤其是在新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年观众往往敬而远之。这不仅导致主旋律题材作品的市场占有率较低,也使得主旋律教育失去了活力。而以《觉醒年代》为代表的正剧,通过“艺术手法有温度,思想表达有深度”等方式,无疑为主旋律影视作品正了名。

《中国教育报》2021年04月13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