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斯霞:“终身许给少年儿童”

发布时间:2021-06-10 作者:本报记者 郭馨泽 来源:中国教育报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数风流人物·党史中的师者

斯霞(1910—2004),曾任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师,著名教育家,被称为“我国小学教育界的梅兰芳”。她17岁执教,85岁退休,一生执教68年。

1927年,17岁的斯霞从杭州女子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绍兴第五中学附属小学任教,担任一年级班主任。在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她独树一帜,创造了“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方法,即“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教学方法,大面积、高效率提高了识字教学的质量,在全国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

她教的学生在两年内就认识了2000多个汉字,读了174篇课文,在当时国内首屈一指。“随文识字法”实现了语文识字教学质量的高效提升,识字、阅读与写作“三位一体”,构建了语文教学的斯霞式流派。

早在上世纪20年代,斯霞就立下了把自己“终身许给少年儿童”的志向。斯霞的教育思想与行动始于对儿童立场的坚守,始终做到努力“发现”儿童、真诚“接纳”儿童和最终“成就”儿童。这种儿童观落实在课堂教学上,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特质,即重视教学方法的多元合一、教学内容的文道合一、学生学习生活的知行合一。斯霞的实践观、儿童观、教学观、教师观等对当今基础教育及其变革,具有深刻的价值与启发意义。

斯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注意启发学生动脑筋、提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学习,对学生用课外读物中学到的科学知识来纠正自己讲错的或不完全的地方,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

近70年的工作生涯,作为小学教育领域卓越的领军者,斯霞影响了很多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一线教师和从事研究语文工作的教授、学者,形成了松散耦合状态的“斯霞共同体”。

回顾斯霞68年的教育生涯,其教育思想与行动始终践行一颗初心——对儿童的爱,用斯霞式话语概括为“童心母爱”。她始终认为,作为小学教师,首先要有一颗童心,与孩子打成一片,同时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爱学生。

(本报记者 郭馨泽 整理)

《中国教育报》2021年06月10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