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集美大学“蚝壳惠民”团队:

研制蚝壳肥料 免费施用万亩

发布时间:2021-08-21 作者:本报记者 熊杰 通讯员 罗旻敏 来源:中国教育报

“今年的荔枝品质好,没裂果,别人一斤20块卖不掉,我一斤25块都不够卖。”最近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双龙潭荔枝园农户黄芋如很开心,他今年种的荔枝不仅产量高,而且品相好,这些都得益于他施了牡蛎壳土壤调理剂这种肥料。

牡蛎壳土壤调理剂由集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师生研制。正值暑假,他们来到黄芋如的果园,查看荔枝的长势,测量土壤酸碱度,并再次向种植人员讲解施肥的要领。这是该学院“蚝壳惠民”团队暑期工作的一个缩影。

在厦门大嶝岛等沿海地区,牡蛎壳一度堆积如山。集美大学副校长曹敏杰带领研究团队的师生经过7年研究,通过系列处理工艺,使这些令人头疼的牡蛎副产物成为了富含钙、镁、锌、铁等多种金属元素及氨基酸的土壤调理剂原料,用于酸性土壤和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改良,起到了变废为宝的作用。曹敏杰将这个科研项目取名为“蚝壳惠民”。

目前,该项技术已申请3项国家发明专利,产品推广至全国11个省市。下一步,“蚝壳惠民”将继续研究探索土壤调理剂与有机肥的配合使用,以减少化肥的使用,实现保护耕地土壤的目的。

暑假期间,“蚝壳惠民”团队的师生们来到厦门的同安、灌口,以及福建的永定、诏安、平和等地的村落,取土、测值、标记,与农民交流使用土壤调理剂的种植效果。

这两年,“蚝壳惠民”团队师生多次为农户进行种植技术讲解及土壤相关知识的普及,并将土壤调理剂以公益形式免费提供给多个县的农户,用于“治土扶农”的公益事业。近3年,团队成员累计下乡180多次。

目前,团队已在福建省24个县区建立了40个试验基地,进行土壤改良,已为农户免费提供700多吨土壤调理剂并提供技术指导,施用面积达1万多亩。牡蛎壳土壤调理剂已在水稻、马铃薯、荔枝、百香果等42种农作物上得以验证,提质增效显著,农户累计净增收1000多万元。

《中国教育报》2021年08月21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