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美术家杨先让的多彩人生

发布时间:2021-10-23 作者:缇妮 来源:中国教育报

幼时,父亲收藏了许多美术作品,每年秋天都要挂出来晾一晾,这成为美术家杨先让最初的艺术启蒙。如今,杨先让年逾九旬依然饱含着对生活和艺术的热情,并将各个阶段创作的30余件版画、彩绘等精品捐献给中国美术馆。10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2021年度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艺苑相索——杨先让艺术捐赠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厅里的160余件版画、彩绘、民间美术作品记录着杨先让艺术为人民的多彩人生。

杨先让1930年出生于山东牟平养马岛。1948年考入国立北平艺专,师从徐悲鸿、孙宗慰、冯法祀、李瑞年、蒋兆和等先生,4年的专业训练为他打下了扎实的写实造型基础。1952年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后,由于成绩优异,他被分配到人民美术出版社工作,他出色的造型能力,在那里得到了充分发挥。很快,他创作的宣传画、年画就被作为独幅画印刷发表。杨先让对来自延安的革命版画传统充满了崇敬之情,在古元等艺术家的影响下开始转向版画创作。1955年,他创作的第一幅套色木刻《出圈》被出版印刷,并在1957年全国青年美展上获奖。杨先让逐渐成为上世纪50年代版画创作队伍中青年一代的代表人物,并于1960年底调回母校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任教。他的版画承继延安版画的优秀传统,坚持为人民、为社会主义创作的方向,题材广泛,其中既有表现革命主题的创作,也有表现新中国建设成就的创作,还有以表现新时代人民大众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创作。他的版画采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同时又蕴含了浪漫主义的诗情意蕴,作品中人物造型准确而鲜明,情节描绘生动而典型,黑白分明的版画语言与引人入胜的主题叙述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些作品成为当代版画创作的时代经典。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说:“杨先让先生的艺术道路宽阔而多彩,几十年来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创作、研究与教学,从展览可以看到杨先生的艺术世界是丰厚而立体的,是多视角、多领域的独特的创造成果。”

彩绘是杨先让艺术创作的另一个重要领域,他在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基础上,将油画的写实技巧、套色版画的形式语言以及民间壁画的斑驳肌理融为一体,创生出独具特色的彩绘样式。而杨先让自己则说“是自然而然走到这一步的”。当年他下乡收集素材,背着沉重的大油画箱,画了些小油画写生,钉在招待所墙上晾干,回来一看全没有了,听说被开会的农村干部取走了。后来他就只带水墨工具,既轻便又省事,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他练就了在宣纸、皮纸上画与写的能耐。“画画总要有点儿自己的特点,与别人拉开点儿距离,用中国传统的笔墨,画西方光色写实的物象,再加点儿版画线条黑白的效果,‘四不像’,就称它为‘彩绘’了。”“90后”的杨先生很期待观众对这次展览中彩绘作品的反应。

上世纪80年代,杨先让出国探亲期间,参观访问了诸多学校、博物馆,发现原生态艺术在当代学术研究与展示中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它们的价值被重新评价和吸收,这启发了他对于中华文明丰富而多彩的本原文化的探寻与重新审视。在他的积极努力下,中央美术学院创立了民间美术系,他将中国民间美术和民间艺人请入美术学院课堂,积极传播中国民间美术,探寻中华文化之源。其间,为了弄懂弄清中国的民间艺术,杨先让带着团队去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黄河流域进行民间美术的考察,他们的足迹遍及黄河沿岸8个省份、100多个县镇,最终向世人呈现出3卷本《黄河十四走》,成为迄今为止黄河流域关于民间美术最为重要的考察实录成果。

在捐赠展开幕式上,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说:“这些画作记录着时代的深刻记忆,描绘着多彩的生活,映照着杨先让先生作为艺术家的赤子之心。”

《中国教育报》2021年10月23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