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重新认识互助的力量更具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2021-11-16 作者:梁文领(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9级新闻学专业本科生) 来源:中国教育报

新闻回放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等学校寝室集体保研的新闻在网络广泛传播,惹来网友一阵羡慕。在优异成绩的背后,有互相“收缴”对方手机的监督举措,有遇到矛盾及时沟通解决的互相包容,还有宿舍团建等创意举措。

主持人语

“全员保研宿舍”,近年来已是常见的新闻了。如何看待,众说纷纭。对该宿舍而言,当可喜可贺;对其他大学生来说,应淡然处之。大学生们不必为没能保研或考研失利而沮丧,毕竟读研不是大学毕业的唯一出路。安徽大学几名本科生对此事的观点也很超脱。在他们看来,学校出现这种“喜事”说说也就罢了,主流媒体和自媒体要避免传播焦虑。希望所有大学生快乐学习,既成人亦成才。

近期,保研季落下帷幕,四川大学等高校再次出现了全员保研的宿舍,这让我们重新认识互帮互助的力量。

20世纪90年代,我国逐渐引进了合作学习的理论,鼓励学生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但现实中,依然不乏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愿共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大学中甚至还出现了“他们六点还在睡觉,我四点就起床学习,卷死他们”等调侃话语。

全员保研的宿舍让我们重新看到合作更有助于共赢。宿舍是大学中的最小细胞,不同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成员共享学习经验,互相协作和反馈,有助于学生情感调节,有利于其自重自强情感的产生,促进合作模式的良性循环。

而如果舍友提供的情感支持不够,可能会使成员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我国大学宿舍中曾经出现过的恶性事件,原因虽有不同,但宿舍成员关系不够和谐是不可忽视的教训。

宿舍与大学是“雏形社会”,大学生需要学会处理好合作、竞争等现实社会中将要面临的问题。大学生要积极践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观念。今年河南暴雨期间,一名大学生通过合作设计了一份信息整合文档,帮助解救多位待救援人员。运用好合作,不仅能及时解人之难,更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不过,宿舍全员保研这一现象不具有普遍性。学习他们的互助合作更具有现实意义。走好大学之路要不断发现自我,成功之路并非只有“保研”这一条。正如北大“中文男足”的刷屏文章所提及的“要从从来如此便是对的中跳脱出来,追问自己的价值,走出一条新的路”。

新时代的大学生们要学会与身边的舍友互相鼓劲、互相支持,一起身心愉悦地抵达下一站!

《中国教育报》2021年11月16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