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美育实施的三个途径

发布时间:2022-03-22 作者:梁存收 罗仕鉴 来源:中国教育报

美育不只局限于学校教育阶段,更是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美育的落地应借助“设计”的力量,从生活美学、环境美学、生态美学中为美育做潜移默化的铺垫,重视设计对人趣味和修养的作用,提供相应的设施和空间,为学生搭建启真启善的自我学习环境,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概括起来,可以从生活美学的创设、环境美学的营造和生态文明的保护三个方面探讨美育的实施路径。

    通过“设计”让生活中的美与效用相与为一

美和效用的联系在于美的事物是有效用的,区别在于有效用的事物不一定是美的。当下人类从农耕、工业经济形态步入了大审美经济形态,这种新兴经济超越了产品实用功能和以服务为重心的传统经济,具有越来越高的审美价值,慢慢渗透到我们的审美趣味、审美积淀与审美理想当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美学。因此美育的落地,要从美学回归到大众,逐渐以美引真,去发现造物中美与效用相与为一的生活智慧。

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美,这些需要发现的美,完全可以通过“设计”来实现生活美的挖掘。美学大师佐藤卓监制的儿童教育节目《啊!设计》中,从“设计”的视角领略日常生活里普通事物的美好和惊奇,通过基础的设计原理以及多样化的视觉呈现对孩子进行思维认知和美育启蒙。例如茶壶、酱油瓶以及小朋友爱喝的可乐瓶子,为什么都拥有曲线腰身?这是因为一个小小的弧度改变,方便我们用手去握住和拿起,立马让拿取便利起来,一点儿小小的设计巧思也让器物看上去更加柔和美观。利用“设计”来感受造物的智慧,实现审美的积淀,同时又在每一位观众的心里埋下了“未来的设计思想种子”,这种“种子”是审美与观察,是一种设计思维,对美有鉴赏力的人才能创造更多美。生活美学是开展美育的主要工具,生活美学的创设亦成为检验生活美育的试金石。

    通过“设计”让环境中的美与文化相映成趣

在环境美学的营造中,建筑形态、城市色调,规划设计、城市治理等既受到人们审美水准和美学素养的影响,又会反作用于人们审美认知与文化积淀。无论是盛世长安的“啼花戏蝶千门侧,碧树银台万种色”,还是六月西湖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诗歌都能让人感受到生活环境的美,也能感受到作者借景抒情、随物赋形的精神世界。因此美育的落地,要从美学回归到人们逐步循美而居的美好向往,去感受环境营造中美与文化相映成趣的风土人情。

在中国现代化征程中,人类的现代化与物质生活的现代化同等重要。从物理空间环境到人文社会空间环境都需要经过科学系统的设计与规划,除了“拆建修补”的物质转变,更不能忽视“以美育人”的精神追求。近年来,浙江大学、同济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相继发起了社会创新项目,面向“创新、创业、创造”营造“美好生活”,通过“设计+科技”改造社区和乡村,实现社区和乡村建设“由乱变美、由美变智、由智变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从“欣赏”中滋生的创造力不仅仅让城市和乡村向美而行,也帮助城市居民和村民发现美、留住美,“我属于这里”的身份认同感油然而生。如今,环境美学已成为开展美育的主要阵地,环境美学的营造关乎社会美育水平的提升,关乎城市和乡村的发展质量,更关乎发展的人文内涵和人民的生活体验。

    通过“设计”让生态文明中的美与人类文明各随其宜

生态美学的核心任务是自然美的赏析与生态文明的保护。自然的美与人力创造的对象相比,并非以具形示人,而是真正蕴含着宇宙感、历史感、生命感,从四季更迭到生命变换,万物皆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因此,将生态美学引入美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在人类与自然持续不断的互动中,人类逐渐领悟到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上走弯路,人类文明才能得以延续。始建于两千年前的宏大水利工程——都江堰,因势利导、无坝引水,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水利形式,并孕育了成都平原蜀文化的繁荣发展,其设计思想背后蕴藏的是灵活运用、随机变化的智慧与勇气。所以美育的落地,要从美学回归到人类越发以美向善的共同梦想,以实现生态文明中美与人类文明各随其宜的和谐永续。

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不仅向世界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冰雪盛宴,也向世界展示了一整套绿色奥运的中国实践:推进能源结构改革,用张北的风点亮冬奥的灯;将国家游泳中心通过“水冰转换”变为兼具游泳馆和冰壶馆功能的场馆;采用氢气作为燃料实现手持火炬的零碳排放……“绿色办奥”的中国方案围绕“零排供能、绿色出行、清洁环境”等方面统筹设计重点任务,在实践中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以兑现人类向大自然许下的“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承诺。生态美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命题,也是孕育美育、滋养美育的生命摇篮,更是从“人类与自然的和解”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在探索美育的实施道路上,应积极发挥“设计”在美育中的促进作用,以美学观照生活,以美育浸润生命,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迈进,践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

(作者梁存收系高等教育出版社副编审;罗仕鉴系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工业设计系教授、博导。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实施路径研究”[21AZD056]成果)

《中国教育报》2022年03月22日第9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