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找到风险根源 预防心理危机

发布时间:2023-04-02 作者:孙宏艳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中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家庭、学校、社会都希望下一代身心和谐健康成长。然而,现实中频频发生的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又令人揪心,由此引发的出走、抑郁、自杀等心理危机突发事件给个人、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都带来很大伤痛。目前中小学生主要面临哪些方面的心理问题?如何尽早预防儿童青少年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这些都是亟须引起重视、准确把脉和认真应对的现实问题。

中小学生六类心理问题亟需关注

从心理问题到由此导致的危机事件的发生是有一定过程的,充分了解中小学生存在哪些方面的心理问题,能更有效地进行干预并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经过对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20年以来对中小学生的几次大样本调查的总结分析,发现中小学生有以下几类心理问题较为常见。

一是自我接纳程度低。自我接纳程度低的人往往情绪消极,个人价值感低。比如对自己的性格、体形、外貌、学习感到不满意等。二是自卑感严重。中小学生容易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形成自我评价,有的学生感到自己不如别人而产生消极心理,从而对生活、学习感到无力。三是感到紧张不安。焦虑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但是如果长期处于焦虑情绪下,就会表现出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甚至出现失眠、多梦、心悸、腹泻等躯体化表现。四是抑郁情绪明显。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22年对全国2万多名中小学生调查发现,有部分中小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比较明显。还有两类心理问题是对未来缺乏希望和快乐感较低。

找到引发心理危机的风险源

问题的发生都可以溯源并寻找解决对策。针对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家长和教师在家庭和学校生活中须多加关注,同时要及时发现引起心理危机的风险源,及早进行干预。以下五种风险源需要特别引起关注。

第一,学习压力大。不少父母和教师把学习作为评价孩子的主要甚至唯一标准,会使孩子也格外看重成绩。一项调查发现,对于高中生而言,“学习或成绩”带来的烦恼和压力远超其他选项。

第二,人际关系不和谐。人际关系对孩子的影响远远超过成年人的想像。很多孩子的心理危机来源于不适的关系。例如,同伴关系好坏对学生的自我接纳、情绪等有显著影响。同伴关系差的学生和同伴关系好的学生相比,觉得“谁都比我强”的比例高13%,“经常感到闷闷不乐”的比例高近14%,总是“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的比例高近15%。

第三,家庭环境不健康。家庭环境包含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教养方式等。研究发现,生活在双亲家庭的孩子“经常感到快乐”“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比例均比单亲家庭的孩子高约12%。同样,留守儿童与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经常感到快乐”“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比例分别低8%和16%。

第四,获得社会支持少。研究发现,获得社会支持少的中小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比例更高。例如,感到“父母不理解我”的中小学生“经常担心各种事情”的比例更高,比得到父母理解的学生高14%;父母不听孩子诉说烦恼的中小学生“容易感到紧张”的比例更高,比父母喜欢听孩子倾诉的学生高10%。

第五,心理调适能力不足。心理调适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去调整和改善认知、情绪、心理等,善于多角度看问题和应对压力等。中小学生对情绪的调节方式不同,心理健康状况也差异很大。和善于采取积极情绪调节方式的学生相比,采取消极情绪调节方式的中小学生“经常感到闷闷不乐”的比例高20%,经常感到孤独的比例高16%,经常感到快乐的比例要低30%。

从源头做好危机的风控管理

了解了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和危机的风险源,家校社各方面要共同发力,从源头做好风险因素控制,及早预防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除了配备心理健康教师、完善学生心理档案外,还要特别重视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技能。要把家长纳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群体中,给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与方法,使家长在家庭生活中能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和情绪变化,尤其要关注一些特殊的时间节点,如开学前、考前、考后等,及时捕捉孩子发出的心理危机信号。

构建社会支持系统。有效的社会支持能为孩子提供情感支持和面对挫折的勇气,是可持续性的心理资源。中小学生的社会支持主要来源于父母、教师和同学,父母对孩子的亲密感与支持度,老师、同龄人的积极评价等,都是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教师家长要协同起来,改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同时引导学生主动与同伴建立良好的朋辈关系。

改善不良环境因素。诱发心理危机的导火索往往与孩子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父母感情不和、学校管理不善、网络不良言论与事件等都是诱发心理危机的因素。家长和教师要关注孩子的生活环境,发现不利因素及时修正,为孩子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如适当的运动、良好的睡眠习惯能使学生身心舒展。这些习惯直接影响中小学生的人际关系、环境适应、学习效率、意志品质等,从而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父母和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以使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人格。

(作者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本文系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大项目“新时代少年儿童政治引领机理与方法研究”[22TZTSKA001]阶段性成果)

《中国教育报》2023年04月02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