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清泉眼 清白心

发布时间:2023-05-12 作者:范玲玲 来源:中国教育报

十多年前,一个女孩跑到我办公室号啕大哭,两颗眼珠像浸在水里的黑桃子,骤然肿胀起来。她一向是个乐天派,身子胖嘟嘟的,天天像过节。原来,她替同桌打抱不平,同桌受了委屈,却由她哭出来。我听着自己空洞的声音无力地抚慰她,不由失笑,自思看人不能肤浅,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片泪海。

我的泪决不比她少。念书的时候住宿舍,在黎明的清寒里醒来,远处传来辽远的歌声,像一团湿漉漉的雾,我禁不住流下眼泪。暮色四合,太阳像被放逐的志士,我又感伤起来,想仰天咆哮却又垂首无语。我会牵挂路上看到的一条流浪狗的眼神,我会担忧一棵被风吹荡的野草的命运,我一直记得老家邻居出租的车棚里昏黄灯下一对老夫妻的惨淡晚境,那些堆满屋子的纸板纸箱是他们果腹的唯一来源,我久久瞪着家里东叠西塞、东倒西歪的藏书,想着它们将来会被谁收留……越想越觉得,活着是一种困境,我的眼泪无法承受这么巨大的苦痛。

我的泪终于有了一个更正当、更合适的去处。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写了生死大义,写了大爱无言。母亲来地坛找我,我躲着母亲的寻找,一个“看见”,一个“没看见”,道尽爱的艰难和生的焦灼。母亲深深懂得,人一旦身陷困厄,惨遭不幸,别人的关心和照顾愈是热情周到愈是让人感到不安,只有施爱者关照对方但不让对方觉察,尊重对方又不让对方感到自卑,这份关爱对于受难者来说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我想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就去重读《秋天的怀念》,读到母亲临终艰难地呼吸和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我禁不住泪流满面,仿佛有个巨大的锤子正对着我的心脏击打。母亲的一生原可以像秋天的菊花一样绚丽多姿,紫的热烈,黄的淡雅,白的高洁,她有才华,会写文章,她爱美,追求品味,我们唯一庆幸的是,她在儿子心中埋下了火种,活着不再可怕,苦难也能明朗,照亮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

每次备课鲁迅的《祝福》都是一次“受刑”。一个可怜的女人被各种力量绞杀,一颗孤独的灵魂被文化窒压扭曲,在精神的折磨下走向死地,在地狱里依然无声无息。只要想到祥林嫂在除夕夜的挣扎,在雪地里的辗转,努力试着不发出一点儿声音,哪怕是临终的呻吟,以免自己的死惹来鲁镇人的更加厌弃,我就觉得嗓子发紧,全身发抖。只要想到那个虽然相貌普通却也天真可爱的女孩,想到她可能有过的一点儿对生命的渴望,想到她可能苦苦哀求父母不要抛弃她,稚嫩的脑袋敲击坚硬的泥地发出空空的声音,我就觉得人间不值,而我还在这样的人间活着,享受着丰裕的物质,真是罪不可容。一个人对着课文闷声而泣,害怕别人看到我可笑的悲伤。课堂上,有时还会哽咽,那个巨大的阴影仿佛也吞没了我,掐住了我的脖子,使我的悲哀不能尽情。好几年,我都在责怪先生,为什么要写《祝福》?为什么要我们这些无辜的人来吞咽这巨大的悲伤?直到自己的生活中出现了沧桑,直到自己突然站在人生的荒原上,我才开始看到鲁迅内心的荒凉和坚硬,开始体会他的痛苦和绝望。

我常常观看自己的灵魂,深于情,痴于悲,对人间的情思感发而不能自已,对世间的悲剧流连而不能自释。我比世人多了一份感怀,却也多了一份悲情。人生苦恼起于演,人生解脱在于看。我是不是应该丢开多情的自我,做一个彻底的旁观者,用理智清洗情感呢?

最近课上讲汤显祖的《游园》,讲到汤显祖“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创作之路,阐述他重“情”的思想和造“梦”的手法,我说光有理智的人往往个性冷酷,罔顾生命,生活干枯,毫无情趣。为了证明“情”的重要性,我特别提到希特勒手下的希姆莱残杀了600万犹太人,学校的评价是“品行端正,性格勤勉而守规矩”,邻居说他是个好父亲好儿子。马上有个男孩问了:那他不是也有感情吗?我还没说,班上的思想达人举手了,旁征博引,侃侃而谈,每节课下来,他基本都有随手写成的心得体会和我交流。男孩说,希姆莱只有小情小爱,没有大情大义,真正的人会从小情出发,升华至大爱,很难想象一个只爱家人的人能成为仁者,说到底,这个人是自私的、冷酷的,他爱家人可能也只是爱自己的表现。

我们一起回忆了刚学的孟子言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我顺势拓展,我们要重情,但要看清情的“变异”,一个人由于外在的环境压迫或个性人格的缺陷,有可能出现伪情、畸情、滥情、无情等,那些情感表现异常的人,往往内在分裂、冲突严重、思维狭隘、观念混乱、人格偏执、情绪极端,经不起现实的大考和人们的追问。真正的情一定发自内在的诚实,表现于人格的整合,落实为朴实的行为。

孔子谈孝,特别强调“色难”,即对待父母要和颜悦色。孝不是物质形式,不是生意买卖,而是以心感心,以情动情。物至而心不至,礼至而情不至,这不是孝。从这个角度说,孝是情感的,不是理智的。光有理智的人也说道德,他们的道德往往是问理的道德,不近人情,只会束缚人类身心,而非问心的道德,发自衷情,给人类以真正的幸福。

正因如此,教师首先必须是情感正常的人,才有可能使学生成为情感健全的真人。哭泣未必是软弱,而是因为你的多情善感,因为你的悲天悯人,因为你希望你的教育生涯富有温柔的质地,因为你想让平凡的职业富有意义。我遇到过这样的学生,站在顶楼端着照相机守着西天的晚霞,默默地帮我把一大包杂志从校门口搬到办公室,高三每个早读拿着一首现代诗和我探讨关于美的细枝末节……他们总是带给我生命如初的感觉。我也看到过这样的学生,见到老师从不主动问好,朗读课文总是面无表情、有气无力,参加社团活动拿一本教辅书埋头做题……他们数量不少,缺少发现,没有激情,不会反思,几乎麻木。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关注和孕育美好的情感。通过有效的阅读,通过真情之泪唤醒学生,激发深藏心中的亲情,理解高尚的民族大义,关心每个个体的命运。只有尽可能地拓宽生活的边界,接触更多的人和事,扩大自己的包容心态,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才能读出丰富的痛苦,才能生出高贵的悲悯,才能和整个世界拥抱,彼此照亮,生生不息。教师的阅读经验往往是学生的精神资源,教师的情感体验最易进入学生的心灵,对学生有很强的感染和启示作用。一个人的阅读积累越丰厚,他的人生感悟力就越强,他对人间的关注和思考也就越有价值。

我愿以此鞭策自己,做一个眼有清泉、怀藏素心的老师,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坚定地守护自己的信仰,不易本心,不求闻名,常乐忘忧,守拙致远。我愿汲取古越卧龙山清白泉的一脉清流,如啜琼露,如饮冰雪,悦我情致,开我胸襟,启我以己之微光破除蒙昧之阴影,点亮年轻之心灵。

(作者系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教师)

《中国教育报》2023年05月12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