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宿舍管理服务少一些“不准”“不许”

发布时间:2024-05-21 作者:贾佳豪(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 来源:中国教育报

    新闻回放

最近,“多地高校禁止学生挂床帘”话题冲上热搜,引发争议——背后涉及消防安全、高校管理、学生权益等多个方面的问题。禁止学生悬挂床帘的规定引发了一些学生的不满。他们认为,床帘的存在是合理的,不仅能保护个人隐私,还有助于避免一些因个人生活习惯不同而带来的摩擦。

    主持人语

高校挂床帘现象集中反映了青年大学生在集体生活背景下对个人隐私、独立思考、情绪调节及社交策略等方面的重视和应对,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探索自我与适应社会的一种具体表现。如本期三名青年作者所言,床帘背后承载的是大学生对个人生活和发展的现实需求,高校切不可对此进行“简单治理”,而是应当以此为契机,倾听、了解和充分尊重新生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探索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的优化策略。

    青年说

对大学生来说,无论是在室友睡觉时深夜追剧,还是和家人视频通话,床帘围起来的小天地为我们带来了牢牢的安全感。床帘归根结底只是大学生寻求在集体生活中个人空间的“小道具”,禁止使用既不能填补学生缺乏的边界感,更无法替代高校其他应当存在的管理措施。

“为你好”的周全考虑,与小时候“有一种冷叫作妈妈觉得你冷”的关心雷同。床帘围起来的是大学生对于独处空间的急切渴求,它已然成为宿舍生活的一件“必需品”。就消防安全隐患而言,禁了床帘,还有床单、枕头、布娃娃。与其在床上用品上较劲,不如从统一采购防火材质床帘、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等方面想想办法;至于所谓的影响人际交往的理由也难以令人信服,强制在休息时间“拆帘交友”并不能形成有效社交。相比于“拆盲盒”式决定宿舍分配,让学生根据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宿舍,似乎更能促进宿舍和谐。

如何让制度规范回归到提高学生生活质量的目标上,是完善高校宿舍管理的必然要求。面对准备步入社会、已经呈现出成年独立性的大学生,高校应该做的不应仅仅是出台各类“不许”“不要”“不准”,而是应该搭建起沟通的桥梁,理解和尊重学生的诉求,向大学生提供成长道路上的指示牌,而非框定轨道。只有在规章制度中撤掉心中无形的“床帘”,高校宿舍管理服务才能跟上青年人的前进步伐。

《中国教育报》2024年05月21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