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大学管理“中学化”? 协同育人要把握好度

发布时间:2024-05-24 作者:孔德淇 来源:中国教育报

家长收到大学成绩单、辅导员组建家长群、大学班级建立家委会……近期,大学管理“中学化”的话题频频登上热搜,引发激烈讨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交群聊的兴起,不少高校和家长建立起紧密的关系。在社交媒体上,“高校辅导员在家长群中训话”“上了大学家长也逃不过打卡接龙”等吐槽式的内容时有传播。

诚然,家校沟通有其必要性。大学生虽已成年,但仍需要学校和家庭的支持与引导。比如,当学生出现学业预警或心理问题时,辅导员可以邀请家长共同出谋划策,帮助学生渡过难关。从这一角度来看,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科学适度的家校共育机制,对学生成长颇有裨益。

但也应注意到,大学是学生从少年走向成人、完成社会化过渡的重要阶段。相比中小学,大学的学习生活更加复杂、多元。高等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让他们做好步入社会的准备。现实中,个别高校面对自主管理和自主发展能力有待提升的大学生,机械地沿用了中小学的管教模式。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出来的学生,也许成绩优异、安守本分,但因为习惯于学校和家长的荫庇,难以养成健全的人格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一些高校的良苦用心不难理解,是为了保障家长的知情权,让他们共同监督学生。但相关举措屡屡引发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方热议,其中不乏质疑与反对的声音。

原因也很简单,大学生已是具备完全行事能力的成年人,在关切己身的事务讨论、决策中,理应由其自主参与,而不是将他们定格在一所“读不完的中学”里,大事小事都要包办干涉。否则这不仅是管得太宽的表现,在本质上仍然是将学生看作孩子、视作被管理者。这样会导致学生的人格和社会性发展受限,失去历练和受挫机会,让相关问题一直延伸到社会、职场,极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大学管理“中学化”现象频遭热议的背后,是学生渴望被倾听的心声和诉求。在大学生活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被尊重,个体的边界感也应当被关注。有网友一语中的:校方和家长应该承担的职责并不是让大学生服从管理安排,而是提供更大的自主权,让其学会平衡生活自由和自律学习间的关系。

这要求家校在协同配合中,保持基本的分寸意识,只承担应有的辅助管理等职责,为学生独立处理问题腾出空间。家长也应懂得适当放手,让学生自由地表现自己、勇敢地试错学习。这有利于学生勇于尝试,寻求突破创新,而不是因事事被代劳而长成“巨婴”。

个别高校出现管理“中学化”现象,或还囿于怕担责的思维作祟,寄望于通过加强家校共育来达到不出事的目的。高校重视大学生健康发展无可厚非,也是职责所在,但不必以“为你好”的名义,将管理界面一概延伸至家庭,而应灵活施策、有的放矢,共同摆脱“中学化”的管教模式。毕竟,高校面对的既是作为管理对象的学生,更是已经独立成年的个体,该有的尊重和信任不能少。

大学生需要独立自主的成长空间。大学阶段的协同育人,应更好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衔接、良性互动,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意识、自我负责的态度和自主选择的能力,为他们实现个人价值、顺利融入社会保驾护航。

(作者系广州市青年联合会委员)

《中国教育报》2024年05月24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