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增强青年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内生动力

发布时间:2025-05-08 作者:单永新 来源:中国教育报

  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这一重大政治任务,强调“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新时代青年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生力军,增强青年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内生动力,用党的创新理论启迪青年智慧、鼓舞青年斗志、汇聚青年力量,进而激励广大青年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新的担当和作为,是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战略任务。

  增强青年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内生动力意义重大。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这一重要论述启发我们,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党的创新理论蕴含着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是引领青年前行的强大思想武器。青年作为国家发展的先锋力量和民族振兴的中流砥柱,其思想动向关乎党和国家未来走向。党的创新理论蕴藏着党领导人民披荆斩棘、开拓进取的成功密码。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有助于青年将“小我”融入“大我”,在社会广阔舞台上脚踏实地、砥砺前行,为党和国家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广大青年自觉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就会更加巩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增强青年群体自觉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内生动力,必须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论述,从提升理论吸引力、亲和力、引领力、感召力上下功夫,教育引导青年将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为精神特质,并转化为自觉行动。

  满足青年需求,提升理论吸引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一切划时代的理论,都是满足时代需要的产物。”贯彻落实这一重要论述,我们要看到,进入新时代,青年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物质文化需要,而是包括精神文化需求在内的更高、更广泛的需要。因此,要从回答青年面对的实际问题出发,把理论阐释的重点与青年在思想、生活、就业创业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困惑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要加强政府部门、企业、学校和社会组织的协同合作,根据青年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和认知水平等因素,构建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青年思想引导体系,用党的创新理论滋养青年,让青年切实感受到党的创新理论与自身成长发展的内在联系。

  创新传播方式,提升理论亲和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这一重要论述启迪我们,要创新理论传播方式。鉴于当代青年对新技术、新潮流充满兴趣,应当借助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构建沉浸式理论学习场景,让更多青年能身临其境地感受理论魅力。比如依托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搭建虚拟红色教育场景,使青年在直观体验中领悟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厚内涵。运用短视频、网络直播等形式,邀请青年榜样、专家学者等开展理论讲解,让理论传播更加生动形象。开发趣味性强的理论学习小程序等,融入互动游戏、知识竞赛等元素,使青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理论。通过多种创新方式,以富有“烟火气”的形式让理论变得可亲可近,拉近青年与党的创新理论的距离。

  强化榜样示范,提升理论引领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这一重要论述启发我们,青年群体可塑性和模仿性都很强,树立优秀榜样能够为青年提供具体的学习参照和奋斗目标。要深度挖掘各领域、各行业的青年典范,将更多青年元素、青年活动、青年话语融入理论宣讲,全方位展现青年榜样的成长轨迹和奋斗成就,深度阐释青年理想、青年奋斗与国家发展的关系。要加强宣传推广,营造崇尚榜样、学习榜样、争当榜样的浓厚氛围。借助榜样示范作用,有效引导青年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激励青年立志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突出实践体验,提升理论感召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磨练、增长本领。”这一重要论述为青年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当今时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挑战层出不穷,部分青年常常陷入“本领恐慌”困境。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引导青年将党的创新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同时,建立完善的实践反馈机制,鼓励青年交流实践体会和感悟,在学思践悟中促进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使青年从被动接受者变成主动传播者,在实践中成长为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积极践行者。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中国教育报》2025年05月08日 第0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