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技术为舟 伦理为舵 协作为帆

——走进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全体会议数字教育高端对话现场

发布时间:2025-05-16 作者:本报记者 郑翅 来源:中国教育报

  江城五月荷风起,黄鹤烟雨韵悠长。

  5月15日上午,在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全体会议数字教育高端对话现场,来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外国研究机构、境外高校的5位嘉宾,围绕智能时代的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教育公平、技术伦理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对话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主持。

  “普惠”“合作”“以人为本”等关键词,在中外嘉宾的对话中频频提及。

  这是一场聚焦真问题、输出新洞见的对话。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为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数字化学习、精准教学提供了可能。对话首先聚焦智能技术驱动下的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主持人尤政抛出问题:“智能时代人才培养需要怎样的核心素养?”

  思索片刻,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说:“大学培养和引领未来人才。应当清楚地看到,我们仍处于智能时代的初级阶段。培养人才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批判式思维、理性决策、文化交流的能力非常重要,需要从顶层设计上重构知识和能力图谱。”

  西班牙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校长华金·戈亚奇·戈尼认为,数字技术的发展无法取代校园里的真实体验,“要平衡好数字技术和独立思考的关系,要让学生成为好公民而不只是好的技术人才,这一过程中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至关重要”。

  这是一场凝聚教育共识、共创美好未来的对话。

  尤政继续发问,如何让优质教育资源公平惠及每一个学习者?国际组织、高校、科研机构如何通过协作提高教育的包容性?

  “如果大学、联合国儿基会、研究机构携手合作,就能够为政府进行正确教育决策提供帮助,从而发挥数字技术的巨大潜力,利用智能工具缩小数字鸿沟,为儿童提供更加包容、公平的教育。”联合国儿基会全球教育与青少年发展主任皮娅・雷贝洛・布里托表示。

  “一个人能够走得很快,一群人能够走得很远。”欧洲科学院院长、葡萄牙新里斯本大学教授罗德里戈·马丁斯同样强调合作的重要性。他指出,需要建立跨学科合作以及无国界的技术框架,确保智能技术真正造福学习者。

  如何促进智能向善、防范技术滥用?“算法偏见是智能时代我们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平等和包容是解决方式之一。”美国科学院院士、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教授埃里克·卡雷拉认为。

  现场气氛热烈,共识在对话中不断凝聚。   本报武汉5月15日电

《中国教育报》2025年05月16日 第0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