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北京教科院丰台实验小学:

系统构建差异生长育人模式

发布时间:2025-08-04 作者:丁国强 来源:中国教育报

  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丰台实验小学,“每一个都重要”的核心理念具象化为“差异生长”育人模式,学校通过理念引领、空间支撑、课程供给、课堂创新与评价赋能的多维协同,构建起“五育”融合的教育新生态。

  理念根基:因材施教各美其美。“差异生长”理念来源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融合因材施教智慧,核心是打破“齐步走”的教育误区,追求“各美其美”的生态平衡。其逻辑闭环是:以“沃土育人生态体系”为理论基础,通过“五育融合+差异生长”的实施框架,最终指向创新人才培养。这一理念承认学生在认知类型、兴趣特长、能力层次上的天然差异,主张为每个生命提供适配的生长路径——让基础薄弱者筑牢根基,让学有余力者拓展潜能,实现“共性发展”与“个性绽放”的统一。

  生态支撑:空间场域差异适配。学校的校园十大景观被重构为差异生长的土壤,成为育人资源。学校通过个性适配、梯度支撑、全员卷入三大策略,让不同特质的学生各得其所。

  跨学科协作场中,“走遍世界”地理园的问题链(如“纬度与植被”“时区计算”)适配地理与数学兴趣差异;“最强大脑”的魔方墙(具象思维)与数独墙(抽象思维),对应不同思维特质。文化浸润空间里,古诗大道“接龙闯关”分基础背诵、创新仿写等梯度,汉字大道“猜字解谜”“故事创编”适配高低年级能力,形成能力进阶路径。

  团队互动载体中,体育环形带“战术闯关”按体能进行角色分工,彩虹滑梯“接力任务”兼顾内向与外向性格,保障全员参与。跨域创新平台上,绘本屋“跨年级共读”让低年级听讲、高年级改编,适配年龄认知差异;“燕京八绝”项目让团队选择历史调研或美术设计等方向,呼应兴趣特长分化。这些空间设计将“差异生长”从理念转化为可感知的实践场。

  课程体系:三维筑基分层供给。学校构建起“三维筑基·全谱系培养”的课程架构,实现共性与个性的协同发展。

  基础筑基以国家课程为核心,通过“学科+”渗透素养:语文“月文化”融合诗歌鉴赏与手工实践,数学“汉诺塔”“超市购物”课程兼顾思维与财商,为所有学生筑牢共同基础。

  拓展筑基以跨学科项目打破学科壁垒:“燕京八绝畅想之京绣”融合历史、美术、劳动等学科,让学生在非遗传承中培养综合素养;“校园沙盘”项目通过空间规划合作,培育工程思维与责任感,让学生在协作中看见差异、互补成长。

  个性筑基以“动力课程”提供百余个选修项目,AI编程、戏曲创编等覆盖绝大多数学生兴趣,使学生的特长都能找到绽放的土壤。三者形成“基础保底—拓展提能—个性扬长”的养分输送链,精准匹配不同生长需求。

  课堂创新:五维场景激活动能。学校以“五课堂”范式构建差异化学习场景,每个学生的生长动能被充分激发。学科课堂以“元认知五问”引导深度思考,英语团队开发的SOLO分类量表让思维可视化,适配不同认知层次。

  “双师课堂”借助网络实现京港两地学生共上《疯狂过山车》,跨区域协作中,学生按思维特质分工建模、测试,沉淀集体智慧。智慧课堂“欢小智”智能体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AI作文批改使修改效率提高,并能实现个性化反馈。

  实践课堂“操场改造”项目收到学生设计方案53份,经评审后6份方案融入校园改造实际规划。生态课堂联动博物馆,“防震高塔”课程被中国科技馆收录,形成“校内—校外”成长闭环。

  评价改革:技术赋能见证成长。以“个性发展、团队共生、智慧生长”为关键词,学校建立综合素质电子档案,实现全校学生全覆盖,每学期“五实之星”评选覆盖学生总数的15%,其中因特长突出而入选者占比达60%。

  如今,在丰台实验小学的校园里常见这样的场景:低年级学生在绘本屋认真听讲,高年级学生在一旁改编故事;体能不同的孩子在体育环形带各司其职,共同完成“战术闯关”。“差异生长”的育人模式,让每个生命在沃土中扎根,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丰台实验小学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5年08月04日 第0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