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北京大学联合团队

给大脑活动做“彩色直播”

发布时间:2025-08-25 作者:记者 焦以璇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本报讯(记者 焦以璇)近日,北京大学程和平、王爱民团队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吴润龙团队合作,成功研制出多色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FHIRM-TPM 3.0),首次实现自由活动小鼠高分辨率的深脑双光子彩色成像,为解码复杂脑功能机制提供了新工具。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自然—方法》。

  大脑是自然界最为复杂精妙的“小宇宙”,由数百亿神经元与数百万亿神经突触协同运作。如何精准捕捉神经元与突触活动的动态变化,是脑科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难题。记者了解到,自2014年程和平院士牵头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以来,团队先后完成四次技术迭代:2017年研制出第一代2.2克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首次实现自由活动小鼠神经突触清晰稳定的功能成像;2021年第二代系统将视野扩大了7.8倍,并具备三维成像能力;2023年第三代系统采用三光子荧光成像原理,实现深脑海马区观测。

  最新问世的第四代系统,在多色激发、深脑观测与跨尺度成像三个方向同时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团队研制出700—1060纳米超宽带反谐振空芯光纤,突破了多色成像中激光传输的瓶颈,首次在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中实现神经元钙信号、线粒体钙信号和淀粉样斑块沉积的三色同步成像,并发现早期线粒体钙动力学异常。“该技术相当于给大脑‘彩色直播’了神经元与细胞器的动态活动。”吴润龙说。

  新一代显微镜在深脑成像层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吴润龙介绍,在不破坏脑组织情况下,首次在微型显微镜上实现小鼠皮层超过850微米深度的清晰成像,较以往微型双光子显微镜深度提升3倍以上。此外,团队开发了三款可快速切换的齐焦物镜,可在30秒内完成视野切换,实现从高分辨率微观成像到大范围观测的无缝衔接。

  程和平表示,团队首次解决了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多色激发成像的难题,为研究大脑复杂网络带来突破性进展。未来,该技术将在理解脑认知原理、脑疾病机制研究、神经药物评估以及脑机接口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中国教育报》2025年08月25日 第0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