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刘胜广 张雷)新学期开学后,刚转学回到家门口学校就读的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南鲁集镇实验小学学生王腾十分开心:“学校就像我的新‘家’,上课很有趣,课外时间还有生活老师陪伴我们。现在我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学校!”
而一年前的王腾,却是另一番模样:父母外出务工的他,每天学习的劲头都不太足,“吆喝孩子去上学,辅导、检查作业”曾是让王腾爷爷奶奶最头疼的事。“我们曾不得不把孩子送到私立寄宿学校,上学期我们听说家门口的学校也能寄宿了,而且还是公立的,不收学费和住宿费。我们决定把孩子转回来,经济负担减轻了,我们也更放心了。”王腾妈妈告诉记者。
南鲁集镇实验小学曾因地处偏远而濒临撤并,面临着严峻的生源流失问题。设施老化、师资力量薄弱让这所辐射8个村庄、服务5000多人口的学校在校生一度锐减至128人。
“如果学校能够为留守儿童和离家较远的学生提供寄宿服务,或许能够有效缓解学生流失的状况。”2022年5月,成武县南鲁学区主任王常杰提出建议。这一建议迅速落地,6月,南鲁学区正式启动了公立制寄宿学校的改建工作。当年秋季开学时,成武县第一所农村公立寄宿制小学——成武县南鲁集镇实验小学顺利开学。
这一举措迅速取得了显著成效,该校在校生人数由原先的128人激增到现在的572人,教师团队也从14人扩大到31人,学校成为留守儿童踏实温暖的“第二家园”。
无独有偶,今秋开学,成武县党集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们搬进焕然一新、设施完备的四层宿舍楼。“这里有400个标准化床位,配备冷暖空调和独立淋浴间,能够完全满足学生的生活需求。”该校校长孙全建说。
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自2023年以来,成武县投入专项资金,对全县11个镇的乡村学校按照“宜住则住,宜餐则餐”进行适宜化改建,精准匹配学生需求。
此外,随着1450套教师周转房实现“零支付入住”,成武县乡村青年教师的本科比例已提升至65%,较2017年的40%有了显著提升。
同时,为了丰富学生学习内容,成武县的一些学校也纷纷行动。孙寺镇初级中学升级音体美设施,开设绘画、中医药、书法等16门校本课程;在汶上集镇中心小学,孩子们演练传统武术,一招一式动作矫健;成武县经济开发区达驰实验小学开设了泥塑、刺绣等32门校本课程,吸引众多学生参与……
去年秋季开学时,作为山东省首批乡村教育振兴实验区,成武县的成绩颇为亮眼:农村学校回流学生达1200余人,农村学校焕发出新的活力。
《中国教育报》2025年09月12日 第03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