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家校协同,也需“看见”教师的焦虑

发布时间:2025-09-13 作者:谢学宁 来源:中国教育报

  《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提出,要“确保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更加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更加浓厚”。近年来,家校协同的加强畅通了沟通渠道,凝聚了家校共识。但从另一角度来看,教师的教育焦虑感也需要被“看见”。

  教师的教育焦虑是多维的,教育理念与价值观的扭曲、考核评价体系的压力、社会与家长的压力等,都是影响教师心理状态的因素。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有意识地引导家长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心理及全面发展。针对一些不实投诉,则应坚持原则,明确学校和教育的功能定位,而非把学校、教师变成“无限责任者”。

  另外,在教育评价导向方面,也应克服“唯升学率”的功利化倾向,构建绿色、多元的评价机制,着力提升专业指导能力。建立彼此信任、相互尊重的关系,才会对教师的观念和心态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强调家校协同育人时,也需“看见”教师的教育焦虑、信任教师的专业能力,才能让教师在教育中有更从容的心态,去进行知识上的传授、情感上的教育、人格上的塑造。

  (作者系深圳市盐田区外国语学校校长)

  投稿邮箱:zgjybjcxw@163.com

《中国教育报》2025年09月13日 第0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