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在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黄荆镇田坝村,何江熟练地在奶奶的稻田里打谷子。收完稻谷,他将带着领到的6000元奖学金到北京语言大学报到,成为村里第一位博士生。
地处乌蒙山区的田坝村,曾经交通不便、资源匮乏。村支书曾太会记得清清楚楚:“以前村里人普遍认为,孩子读书也读不出名堂。”如今,村民碰面总爱聊孩子的学习。“在田坝村,孩子能像何江一样领到村里的奖学金,是最让村民感到自豪的事。”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驻村干部蒲建宇笑着说。
蒲建宇翻开村里的档案:从新中国成立到2017年,村里只出了4名专科生和19名本科生。转折发生在2018年。作为定点帮扶单位的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在2016年派出干部全脱产驻村后,将教育扶贫作为突破口,联合爱心企业于2018年设立了“汇益展览爱心奖学金”。对田坝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A的奖励200元,考上普通高中奖励1000元、普通本科奖励2000元、研究生奖励5000元。
何江就是这项奖学金的受益者之一。2018年,何江考上四川外国语学院,成为首批获奖者;2022年考上本校硕士研究生时,他第二次站上领奖台;2025年收到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录取通知书后,村里特意为这“第一个博士生”发放了6000元奖金。
奖学金金额的“升级”见证着田坝村孩子受教育水平的变化:2018年至今,省地方志办累计发放奖学金24.68万元,406人次获奖。8年来,田坝村出了8名专科生、43名本科生、4名硕士研究生。
如今的田坝村,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与巩固率保持在100%,高中以上学历青年占比从2017年的12%跃升至38%;村“两委”干部队伍知识化、年轻化,能够更高效地落实政策、管理村务;村民有了更强的卫生和环保意识,会主动参与污水处理、村容整治……尊重知识、崇尚教育的“新风”拂过田坝村的每一个角落,播撒乡村振兴希望的种子。
《中国教育报》2025年09月20日 第01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