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杭州西湖区创新转岗教师培养方式——

“三个专设”提升托育教师胜任力

发布时间:2025-09-21 作者:本报记者 蒋亦丰 来源:中国教育报

  孩子今天吃了什么、排便是否正常、集体生活中有哪些闪光点……每到离园时分,方宁都会和前来接送的家长们聊聊孩子的在园情况。看到对方满意的笑容,方宁对新岗位有了更多信心。

  方宁长期在杭州市西湖区诚园幼儿园从事3—6岁幼儿教育,本学期转岗为托育教师。据统计,西湖区每所幼儿园都开设了托班,适龄儿童入托率达41.3%。托育服务快速发展,促使大量教师转岗。但作为“新手”,教师的理念、能力和经验均存在不足。

  “一定要有专业的人,扁平化地为一线托育教师提供专业支持。”西湖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汪培新说。为此,西湖区设置了省内首位托育专职教研员姜程璐。每周,她都到一所拥有40多年托育经验的幼儿园里,沉浸式感受一线实操,形成跟岗笔记,同步分享给区内托育教师。姜程璐拿出笔记本,记者看到,里面的内容都是“可落地的细节”。

  在姜程璐的组织下,全区200多位托育教师每月开展一次陪伴式教研,并创设联合教研机制,一个团队重点破解一个难题,成果全区共享。

  “专设教研员给托育教师打下了专业底子,但到了实操阶段,教师们还是不断遭遇现实的烦恼。”西湖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主任沈颖洁说,中心专设《西湖区幼儿园托班教师照护指导月历》,结合2—3岁孩子的特点,把下个月该做的事、要注意的点都梳理好,提前一个月送到每位托育教师手里。

  最近,教师们就收到了10月的指导月历。“情感支持”板块特别提醒:国庆、中秋假期一结束,宝贝们回幼儿园可能会闹情绪,建议教师在假期前跟家长沟通,让家长别慌神,假期后也要多关注孩子情绪,提供更多情感支持和陪伴。

  有了这本“口袋工具书”,遇到问题翻一翻,就能快速找到办法。更贴心的是,月历还留了活页,教师可以随时记录。“这就是活生生的教研素材啊。”闻裕顺幼儿园教师王莲萍在本子上写满了笔记,不少年轻教师向她借阅。

  在不断的专业研修和实践打磨的基础上,去年西湖区学前教育指导中心向每所幼儿园招募了一名托育骨干教师,成立“托育教育一体化研究共同体”。共同体围绕“观察与回应性互动”“提供早期学习机会”“建立合作共育关系”3个方面,收录和凝练了120多个经典案例,专设《托育教师胜任力提升操作指引》。

  书中结合托育一日生活的典型场景,先呈现常见的失败做法,再提供正向的成功做法,让教师一目了然。考虑到多元可能性,每本书后面还有一个增补包,如“建立合作共育关系”就增加了托育管理人员和社区打交道的内容。

  “目前国内许多托育书籍都是翻译国外的,少有出自本土化的实践研究,西湖区这套操作指引具有示范和引领功能。”浙江师范大学婴幼儿保健研究中心主任王磊说。

  从专职教研员的精准引领,到照护指导月历的贴心支撑,再到胜任力提升操作指引的实践赋能,西湖区“三个专设”行动层层递进、落地有声。汪培新表示,该区将深耕“一刻钟就近入托、每一刻温暖陪伴”的托育服务品牌,不断提升照护质量。

《中国教育报》2025年09月21日 第0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