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语文课上“飞来”的精彩

发布时间:2025-09-22 作者:韩宝国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有的校长喜欢推门听课,我也不例外。一次,我坐在教室后排,和学生们一起饶有兴致地听着一位教师讲授《盘古开天地》。

  课堂进行到“想象仿写”环节时,教师微笑着说:“同学们,文中‘盘古的……变成了……’的句式多有意思呀!请大家拿起笔,展开想象,写写盘古的身体还会变成哪些事物。”学生们拿出仿写单,安静地写起来,每个人都沉浸在想象中。

  就在这时,一只甲虫不知从哪儿飞进了教室。它一会儿绕着投影灯盘旋,一会儿停在屏幕上缓缓爬行。突然,它飞向一个学生的课桌,那孩子吓得身子一缩,惊叫:“哎呀,大马蜂!”

  这一叫像石子投入湖面,打破了课堂宁静。孩子们纷纷张望,有的紧张,有的兴奋,叽叽喳喳地叫喊着。

  “孩子们别怕,那不是马蜂,是甲虫。”教师走到教室中间安抚学生,她眼中闪着智慧的光,继续引导,“大家想想,这些甲虫、飞蛾、蝴蝶,会不会都是盘古的一部分变的?大家交流一下,看看谁能猜中盘古的秘密!”

  教师的话如清风抚平了孩子们的慌乱。学生们重新坐好,认真思考。不一会儿,一只只小手举起来。有的说:“盘古的指甲,变成了四处飞舞的甲虫!”有的喊:“盘古的手指,变成了青翠的竹林,风吹过沙沙响!”还有的想象更丰富:“盘古的手指,变成了巍峨的五指山,后来把孙悟空压在了山下!”

  学生们的想法一个比一个精彩,课堂重新变得热烈有序。最后,教师总结道:“大家说得特别棒!日月星辰、五岳江河、风霜雨雪、花鸟鱼虫,皆可视为盘古的化身。我们要珍惜这个世界,把对盘古的崇敬,融入对一草一木的热爱中。”接着,教师用课件出示一段古文:“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她引导学生们对照阅读,讲解古文用词,感受古人想象。学生们的想象闸门被彻底打开,对课文的理解也更进一步。

  听完这节课,我不禁感叹:这真是“飞来”的精彩!课堂精彩互动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呢?我认为有以下三点值得借鉴:

  一是精准解读文本是精彩生成的基石。《盘古开天地》不仅是神话,更蕴含着古人对世界起源的想象与奉献精神的赞颂。教师精准抓住“盘古化身万物”这一核心,通过仿写、结合古文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文化内涵,为课堂深度与后续精彩埋下伏笔。

  二是精心预设教学是精彩生成的框架。从想象仿写到古文对照,教学的每一步都被精心设计。仿写既锻炼语言表达,又打开想象之门;古文引入则拓展认知,帮助学生多维度理解文本。清晰的教学流程让学习有章可循。

  三是精巧把控课堂是精彩生成的关键。当甲虫闯入,教师未慌乱驱赶,而是巧妙将其与“盘古化身”联系,变意外为教学资源。她用生动语言引导学生思考,重聚注意力,激发想象。正是这种教学机智,让课堂突破预设,诞生创意回答,化混乱为精彩。

  精准的解读、精心的预设为课堂奠定基础,教学机智则使其绽放意外精彩。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成就了一堂高质量的语文课。

  (作者系天津市东丽区四合庄小学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5年09月22日 第0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