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怀揣无限憧憬走进大学校园,在期待自由、开放的大学生活的同时,也不免惶惶不安。尤其是脱离从前熟悉的学科制课堂,面对新的专业、新的授课形式、新的课业安排,同学们更容易懵懂不安,不知所措。
如何快速熟悉大学的学习生活?转变学习思维是基础。中小学课堂是“接受式”的。老师高效率传授知识,同学在快速的课堂节奏中“被动”接受、理解。但是大学的课堂是“提问式”的。这里的“提问式”不仅是指课堂互动的一种,更是要求大家能够主动质疑、深入追问。在提问中,不断主动发散思维,最终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与逻辑框架。
落实学业规划是关键。大学阶段的目标可以粗略划分为升学与就业两大方向。升学包含考研、保研,就业又可分为考公考编、进入企业等。甚至还会有更多丰富的路径可选。不同的路径需要有针对性的学业规划。如计划升学的同学需要更多专注课业与学术实践,而倾向就业的同学则需要在保证课业的基础上,积累丰富的实践经历。
更新学习方法是路径。大学的课程节奏不像中小学,更多是“一周一节”,这要求大家要掌握好自主复习的学习方法。这里的复习不仅仅是整理课堂内容,还需要做知识补充,做延展阅读,通过课下的努力不断地把课堂变“长”。另外还需要掌握跨学科学习的方法。大学的学习资源非常丰富,大家应多加利用,跳出专业限制,多接触跨学科知识,培养跨学科学习能力,构建跨学科思维,提升综合素养。
橙黄金秋时,人生又进入新阶段。作为学生,学习无疑是最主要的任务,希望每一位新生都能够转变学习思维、落实学业规划、更新学习方法,在青春校园内收获成长的果实。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国教育报》2025年10月03日 第02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