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津津的成长蜕变

发布时间:2025-10-12 作者:陈湘 来源:中国教育报

  晨光中,我迎来了躲在妈妈身后、如受惊小鹿般的津津(化名)。晨检时,他晃着小脑袋,不回应询问,仅指着书包柜“嗯嗯”示意;进班后,他像迷失的小鸟,在教室里漫无目的地徘徊;教师呼唤时,他目光游移;户外跑步时,他重心极度前倾,步伐不稳;区域游戏时,他的脚部弧度异常……

  仔细观察后,我们总结了津津的现状:语言水平停留在电报句阶段,只会说叠词;走路像踩棉花,总踮脚尖;注意力易分散,难以融入集体;身体发育滞后,脚比同龄孩子小一码。经过家访我们得知,津津是早产儿,产程超24小时。妈妈全职在家却很少与他交流,爸爸对孩子发育水平缺乏认知。对于津津的现状,家长虽然焦虑,却总觉得“孩子只是小,没问题”。

  幼儿园非常重视津津的情况,特意咨询专业人士,大家判断津津可能存在发育迟缓的问题。科学干预刻不容缓,我们经过多次讨论,采取了一系列教育策略。

  第一,良好的表达习惯是语言发展的基础,教师要耐心引导。如擦鼻涕时,教师要引导津津自己说出“擦鼻涕”。日常生活中,教师要引导津津用简单的语言清晰地描述事物,比如看到了花要说:“这是花,××颜色的。”同时,教师为津津营造宽松的交往空间,鼓励其他小朋友认可津津,教师先陪伴游戏,逐渐减少参与,帮助津津学会合作。

  第二,在集体生活中,教师多鼓励津津模仿其他小朋友遵守规则、参与活动。若津津影响了活动秩序,教师可以将其带离团队,用简单语言正向解释规则,如“要坐在椅子上”。若津津情绪失控,教师可以单独安抚,待他情绪稳定后,引导他融入集体活动。

  第三,杜绝包办,鼓励自主。家长和教师明确告诉津津,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在培养津津自主意识的同时,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分解动作,逐步教学。津津遇到困难时,教师发挥辅助作用但不代劳,积极发现他的每一点进步,引导津津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四,科学发展运动能力。津津的运动行为表现与跟腱肌肉紧张及前庭失调有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津津增加了拉伸小腿后侧肌肉的运动,支持其参与蹦床、踩高跷、跳跳球等游戏活动,还适时为其进行小腿按摩。

  一年后,津津变化惊人:语言从只会说叠词到能清晰表意,参加集体活动能坐满15分钟,学会了自己穿衣服,还交了新朋友。一切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着。教育是陪伴与唤醒。这段经历也让我收获满满,不仅积累了专业知识,更学会了理解和尊重特需儿童。

  (作者单位: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附属幼儿园)

《中国教育报》2025年10月12日 第0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