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学生生物学发展方案开发与应用
摘 要:申报标题全称:“互联网+”背景下的“学生生物学发展方案”开发与应用研究。 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青岛第三十七中学生物教师薛虓嵩带领组内老师进行深入思考,有效的将导学案与网络资源进行结合,将导学案升级为“学生生物学发展方案”,将二维码和微信公众号与教学相结合,有效的实现了分层次教学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对学校“互联网+教育”行动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创新缘由】
青岛市政府于2015年制定的“青岛市‘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中,提出“全面建成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 全面形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互联网学习环境”的目标。我校的“‘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中,提出“形成毎个学生均可享有优秀教师教育资源的网络学习环境,形成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和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校园”。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和生物组的老师们开始尝试将“导学案”与网络资源有效融合,从教学素材的开发和应用、学习方法指导、课外拓展学习、个性化学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成功将传统意义上的导学案升级为“学生生物发展方案”,体现“互联网+教育“的要求。
【实施过程】
一、学法指导策略研究阶段(2013年—2015年) 在我们的“导学案”已经能够很好的应用于教学后,我在青岛市教科所申报、立项了教师专项课题“基于学习方法指导的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进行了学法指导与导学案结合的研究,将初中学生在生物课上应用到的学习方法有针对性、有梯度的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应用学习方法。 二、课程资源整合阶段(2015年—2016年) 生物学科的教学资源丰富,有图片、视频、标本、模型、实验等,将这些素材与导学案有效地进行整合,是我们在完成学法指导策略研究后,进行的一项工作。通过对每一节教学内容的研究,我们有效地把各种课程资源整合到导学案中,并且在原有基础上修订了与每一节导学案相匹配的PPT课件,使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中的各种资源有序、有效的进行呈现,课堂教学过程顺畅自然、不落痕迹。至此“学科发展方案”已基本成熟。 三、网络资源开发阶段(2016年—2017年) 在学科方案已经基本成熟的基础上,我又带领教研组中的年轻教师开始了网络资源开发的工作。我们首先将一些拓展阅读资料、课外调查任务、课外探究、视频资源等以二维码的形式呈现在学科发展方案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在课外使用手机或平板扫描二维码,阅读文本、观看视频或完成课外任务,大大丰富了学生课外学习的内容,拓展了学习空间,也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2017年新学年以来,我们又申请了名为“神奇生物在哪呢”的微信公众号,到10月份已经发布原创文章20多篇。文章内容涉及科普、学习方法指导、教育教学案例、学科练习题等,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课程资源,使分层教学和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我们的公众号目前用户已达1200多人,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收效甚佳。 接下来我们将在继续开发网络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分层次教学与个性化学习方面的深入探索,使我们的学科发展方案更加有利于学生生物学素养的提升。
【效果亮点】
一、课程资源齐备。 “学生生物学发展方案”有效的整合了各种课程资源,文本、课件、网络资源齐备,而且各种资源的呈现形式规范,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很有好处。 二、学习方法指导过程有效。 我们在进行教师专项课题研究过程中,曾专门对学生进行了“学习方法指导有效性”方面的问卷调查,学生对于生物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进行的学习方法指导给以高度肯定。从教师课堂教学的过程看,学生在学习方法的选择、应用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分层次教学得到落实。 “学生生物学发展方案”的内容适合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网络资源又适合对生物学有兴趣的学生进行拓展学习,这样就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了可以选择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教师针对不同个体的指导更具针对性,利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将分层次教学落到实处。 四、学生学习形式多样,使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 “学生生物发展方案”作为一种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多样的学习方式。在课堂学习之外,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使用文本进行提前自学,上课时有目的性的解决问题;教师也可根据某些教学内容,让学生课前完成自学,课堂上进行问题讨论和实验操作,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翻转课堂”;对生物学有兴趣的学生还可以借助网络资源进行拓展阅读、拓展实验、资料收集、观看纪录片等学习;微信公众号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科普内容以及学习方法指导方面的素材,并且可以实现练习题的实时反馈,学生可以查看每道题目的解析,有助于掌握知识。这都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更为多样,也更具个性化,能够满足不同需求、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五、发挥了很好的带动作用,促进我市和我校“互联网+教育”的推进。 我和生物教研组老师们的工作,尤其是二维码的应用和微信公众号推送原创文章的过程,带动了生物学科同行及我校其他学科组老师们的思考和行动。
更多校长案例
更多教师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