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婆棉纺文化的传承——“非遗进校园”校本实践
摘 要:“黄道婆棉纺文化的传承”项目以学校最初组建“纺车班”,开设“乌泥泾(黄道婆)手工棉纺技艺”校本课程为基础,通过不断挖掘区域资源,拓宽社会实践活动渠道,将原来单纯的非遗技艺传承发展为常态化的、独具特色的系列课程和文化活动,成为区域内传播黄道婆棉纺文化、传承中华非遗文化的窗口。
【创新缘由】
2006年6月,“乌泥泾(黄道婆)手工棉纺织技艺”被国务院公布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园南中学地理位置毗邻黄道婆祠、黄道婆墓及黄道婆纪念馆,自2008年以来,学校在徐汇区文化局、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以“黄道婆棉纺文化的传承”项目为引领,依托区域文化资源,积极探索“非遗进校园”有效管理模式,促进学生在“学技能、养文化、树价值”的多元学习体验中,发展综合素质,同时深化学校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内涵,进而促进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实施过程】
1.寻求多方指导,保障项目实施的专业化 学校聘请市级非遗传承人担任指导教师,并经常邀请区文化局、区非遗办等单位领导、专家共同出谋划策,促进项目的内涵进一步深化,优化相关课程的建设,争取更多的外围支持……多方专家的指导为学校项目实施指明方向,学校也根据指导意见不断调整实施策略,不断促进项目落实的专业化。 2.完善顶层设计,保证项目管理的规范化 学校从全局出发,对项目各个层次要素进行统筹考虑,确定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个不同主体的目标定位,实行教师活动申请项目化管理,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化呈现。 学校通过明确项目分工,集结校内外力量,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校长室——政教处、教导处——教师——学生逐级实施的网络,同时形成以实践基地为抓手、以校本课程为推进、以网络宣传为平台的三位一体式的项目实施策略。 3.聚焦课程目标,促进项目发展的持续化 学校由教导处牵头,通过建立不同年级对于传统文化体验学习的不同课程目标,使不同年纪的孩子可以根据自身的认知水平与接受能力学习体验。具体包括:六年级——亲手实践,关注体验,七年级——课程学习,提高认识,八年级——实地考察,用心感悟,九年级——自主管理,培养能力。在这系列目标的指引下,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课程的设计,教学的改革以确保课堂的效率效果。 (1)立足基地建设,开设实践课程 (2)科学规划课程,形成多元体验 (3)建立网络平台,共享开放课程 (4)寻求专业指导,推动课程发展 4、拓展体验渠道,推进项目实施的多元化 (1)掌握技能,用心感悟。 (2)进入课堂,普及提高。 (3)依托基地,拓展途径。 (4)建立载体,深层辐射。
【效果亮点】
项目实施以来,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徐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优秀传承基地,并多次承办市、区级“非遗进校园”现场会。学校“纺车班”参与2010年世博会现场展演并参与拍摄《黄道婆》纪录片,棉纺社团开设市级少先队活动课程展示。项目在2013年被评为上海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优秀项目,2014年学校被评为上海市“非遗进校园”十佳传习基地,2015、2016年上海市大中小学生中华优秀文化主题月系列活动“非遗小传人”团体金奖、个人银奖,2017年项目被评为首届上海市校外教育实践课程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系列荣誉。项目实施取得显著成效。 1.丰富校园课程和文化生活,提升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 促进学校建立并完善了生命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两大系列校本拓展课程。教师在设计棉纺文化系列课程和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了完整开发一门课程的基本方法。通过课程开发的砥砺磨练,这些参与其中的教师从一定程度上迅速提高了开发校本课程和教材的水平和能力,为学校今后校本课程和教材的开发、编订积累了经验,提高了学校完整规划系列课程和活动的水平。 2.树立保护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信念,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1)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2)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3)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格品行。 3.创建“非遗”传承的校本实践长效机制,推进文明校园建设 (1)形成“立足传承 弘扬创新 凸显特色”的非遗传承工作思路。 (2)形成“体验式学习、多学科整合、课内外贯通”非遗传承实施形式。 (3)形成“学生主体、教师指导、专家引领、学校推进、多方联动”非遗传承工作机制。
更多校长案例
更多教师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