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程周:儿童学习新时空的实践样态
摘 要:学程周,是为学校不同年级的学生定制的课程。每学期集中利用一周学时(六年12周),以项目化的课程组织,引导儿童回到知识发生的现场,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式,亲历知识的发生和应用。 她秉持“儿童成为学习的主体”“回到知识发生的现场学习”和“大家一起学”的理念,统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方课程等的课时,拿出一周时间,学生组成学习小组,置身于真实的活动情境,综合运用自己的知识、能力解决问题、建构意义。 学程周以“项目研究”融合学习活动,以“主题活动”打破学科壁垒,以“周”消解时间边界,是一种新的儿童学习样态,一种新的儿童课程形态,一种用新的学习时空编织起来的富有生命活力的教育。
【创新缘由】
学程周直面当下儿童学习的现实问题。单纯的符号学习,阻碍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儿童在去情境化的课堂中集中开展单纯的符号学习,形成不了面对复杂情境需要的高阶能力。并且,符号学习主要是在教室和学校完成的,封闭的学习场域,限制儿童学习时空的延展。 学程周生长于课程教学变革的文化土壤。学校三轮近20年“智慧园”课程的实践,提升教师课程研发能力,形成了面向生活、动态调整、开放生长的儿童课程体系,积淀起立体化的课程学习资源场;“活动性学程”的创新实践,为儿童学习而持续改变,建构起儿童学习场域;学校“十二五”“智慧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探索历经五年,已初步建构起了“大家一起学”的学习生态。
【实施过程】
学校从四方面创新开展“学程周”实践: (一)学习组织重构 学程周中学与教的角色发生改变,教师从忠实执教者向学习向导者转变,儿童是学习者,又是设计者、评价者,家长是支持者,也是学习者……大家的角色在实践中动态转换。围绕儿童的学习,教师、家长和社会人士结成“综合育人共同体”。 (二)学习样式重塑 “学程周”主要包含四种学习样式。 开展伙伴协同的“项目学习”。儿童可以选择合作的伙伴,可以选择感兴趣的方案,还可成为方案设计的主体,组织和实施学习活动。 享受灵活转换的“场馆学习”。从教室、功能室到博物馆、实践基地,提供的丰富资源,给学生教科书无法比拟的感官刺激、思维刺激。 体验综合探究的“跨界学习”。多学科教师协同开展“跨界学习”,学生共同完成一个大型任务,体验跨学科的学习方式。 应用信息技术的“虚拟学习”。积极应对时代挑战,主动把“互联网+”作为重要资源加以运用,开展“BYOD学习”“CLP学习”,变革学习的结构。 (三)学习路径重建 路径是为完成学习任务而使用的门路和方法,表现为从“学习起点”到“学习终点”的一段历程。学程周的学习路径为“问”—“思”—“学”—“合”—“行”—“问”,突出学生主体,突出融会贯通,突出体验过程,突出问题解决。 (四)学习资源重组 学程周的资源分为现实资源和虚拟资源。现实资源主要包括社会资源、人力资源和教材资源,虚拟资源主要是指网络信息资源。主要有四种资源的重组: 场馆资源重组。学校建立了课程资源群,根据项目目标和儿童需求组合场馆资源,使教育资源价值最大化。 校园资源重组。学程周中开放图书馆,开放活动室,开放校园网,让阅读无处不在,让学习无处不在。 社区资源重组。建设学习型社区,建设家校共同体,建设学习型家庭,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满足学生成长需要。 技术资源重组。教师以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在“智慧学习平台”上发布。
【效果亮点】
“学程周”创造了涵养核心素养的学习样态。学程周的学习以真实的活动任务驱动,引导儿童学习从校内走向社会,置身真实的学习情境,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发展能力,成长生命,立德树人。她提供了具有典型样本意义的儿童学习样态,丰富国内基础教育教学的实践样式。 “学程周”建构了属于儿童的课程形态。学程周突破了传统的课程模式,重参与,重体验,重过程,重应用,建构起儿童“自我规划—自发组织—自主探究—自在表现”的课程形态。儿童不只是课程的潜在受益者,也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在此过程中,儿童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学习方式走向多元,主体意识被充分唤醒。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得主动,慧学慧玩慧生活。 “学程周”形成了共生的“学习共同体”。“学程周”课程的实施改变了当下比较松散的学习组织形态。围绕着儿童的学习,教师、家长、社区工作人员等形成紧密的“综合育人共同体”,大家与儿童共同成长。 此外,“学程周”的儿童学习样态深受学生家长喜爱,在全国产生了积极影响。 学程周的学习样态辐射全国。应教育部邀请,学校在教育部“西部教学改革支持活动”贵州省教学改革重点培育项目遴选研讨会上作以“学程周”为主题的发言。教育部首批名校长领航工程研讨活动中,把“学程周”的优质经验推介到新疆、西藏、浙江等地。 学程周的研究成果全国推介。其次,《中国教育报》(2016年11月30日、2017年3月29日、2017年9月27日)分别以《在“学程”中涵养智慧》《学程周:构建儿童学习新样态》《“读城”:践行身体在场的学习》为题连续报道学程周的实践成果。《中小学管理》《中国教师报》《江苏教育》等也以专题的形式刊发研究成果。 学程周深受学生家长喜爱。两年共四轮的实践,让学校初步形成了“学程周”的整体规划设计。在学校开展的针对学生和家长的2944份调查中,96.6%的学生“喜欢”,93.7%的家长“满意”。
更多校长案例
更多教师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