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能力提升致力产业报国培养高铁发展需要人才
摘 要:中国高铁的快速发展为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提供了难得契机。近年来,为适应高铁发展的需要,我们坚持以能力培养做为一切教学活动的主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实践。其中包括:为适应高铁的具体需求更新车辆专业课程体系,让教师率先吃透与高铁相关新知识的发生逻辑过程;以解决高铁制造工厂中实际发生的问题为教学案例,培养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有“理”走遍天下的原则,让学生认识到打好理论基础对他们成功走向社会、持续创新的极端重要性。实践证明,车辆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在铁路系统的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5%以上,研究生就业后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为中国高铁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创新缘由】
我国已经制定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党的十九大也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建设交通强国。为满足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转变的人才迫切需要,大连交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必须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特别是我国高铁已经成为国家一张亮丽的名片,随着中国高铁走出国门,原有的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中有很多已经不再适用,改革势在必行。
【实施过程】
1.建立适应高铁新技术发展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 确定车辆工程专业定位是以轨道交通车辆为特色,以轨道车辆制造业、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突出行业特点和优势,主要培养轨道车辆领域的设计、制造、检修、运用、实验、检测及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组织专业教师走进高铁生产一线车间进行实践培训,让教师先吃透与高铁相关新知识发生的逻辑过程,提高知识活化率,并用这两个指标来指导专业课教学。 2.将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改为研讨模式 倡导发现知识的教与学方法,用知识发现过程教学代替向头脑输入知识结论,以面向工程实际的产学研真实项目研发作为学习载体,将知识的拓展与项目研究开发过程的迭代相结合,用项目研发的渐进思想与知识构建的思路相对应组织自主实践内容,通过项目贯穿创新能力培养过程的始终。将科研成果反哺于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企业科研成果介绍,引导学生了解专业现状和行业发展趋势,例如将西门子公司的牵引电机焊接吊架疲劳强度进行案例解析,帮助学生提升工程实践能力。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将科研新成果融入相关课程教学、毕业设计及大学生创新设计中,通过有意识的创造教育活动,启发、诱导、挖掘学生丰富的创造潜能。 3.深入企业助力高铁理论-实践-理论的提升 通过不同形式,邀请企业专家直接参与本科教学,将最新的行业知识传授给学生。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鼓励研究生到企业生产一线自主发现问题,学会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自2012年始,与北京铁路局在人才培养方面合作,开展“3+1”应用型人才培养。参与该计划的学生在最后一学年里在工厂班组真正的顶岗工作,学习动车、机车检修、牵引供变电设备维护机检修方面的知识。该项举措结合“新工科”理念,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该专业学生培养水平位居全校前列,培养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效果亮点】
1.个人及团队取得的成绩 兆文忠教授围绕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升级开展研究,攻克难关、培养团队,解决了铁路发展特别是高铁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技术难题,作为中国在线运行的铁路列车6次全面大提速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他开拓的“载荷反求”的研究方向事关我国高铁结构服役健康监测,意义重大。他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科研生命的延伸,为国家的铁路事业培养了一批学术、学科青年带头人,成为辽宁装备制造业和中国铁路科技攻关的新生力量。兆文忠教授2016年被授予“辽宁好人-最美振兴发展带头人”荣誉称号。兆文忠教授所带团队成员获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 2.人才培养 (1)本科生培养:本科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5%以上,主要工作方向在铁路局及机车车辆厂,其基础扎实、应用能力强、能吃苦、肯奋斗的共性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2)硕士生培养:车辆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就业后迅速成长为企业的技术骨干,比如:王成强,现担任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动车组项目设计经理。主持中国标准动车组总成自主化、部件统型和车辆平顺化等重大课题,2016年获得火车头奖章荣誉称号;高阳,现担任中车长客股份国家轨道客车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主任,作为车辆声学振动领域带头人,主持国家863计划课题1项,铁路总公司重点项目1项,中车科技开发项目多项,2014年获得了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博士生培养:研究成果已经凸显出卓越的原创能力。 培养的博士生已成为学术、学科青年带头人,许多人已经独立承担了各类重大科研项目的攻关任务,成为服务辽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和中国铁路事业的新生力量。如:李向伟在读博期间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培养了良好的创新能力,已被中国中车公司聘为首任8位科学家之一;梁树林与导师兆文忠教授一起联手消除了我国高铁引进过程中外国装备上的一个重大疲劳隐患,为国家高铁研发进程节省了大量的宝贵时间与费用。
更多校长案例
更多教师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