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重构中学生活的南菁实践
摘 要:本项目的价值在于以美学精神优化统领学校课程教学文化,用审美教育抵制过度应试教育,促进校园生活审美化,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六年的实践,提出了“高中美育素养论转向”和“以美育重构校园生活”的美育实践范式;依托美育课程基地建设和1项国家级课题、8项省级课题的研究,采用 “三课联动”( 课程、课题、课堂)策略,探索出普通高中美育落地的实践模型;整体建构了两轴五域三级的大美育课程体系,使美育面向学生全体、覆盖教育全程、成就全人发展;探索出美育课程体系实施的“整合、综合、融合” 策略和主要阵地--审美课堂实施的具体方案;开发了近百门美育精品课程,出版美育教材专著22本,发表论文近百篇。
【创新缘由】
本教育改革创新项目的设置主要基于以下缘由:1.践行立德树人的使命。学校教育还存在功利化和庸俗化倾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尚待得到有效落实;2.探索落实美育的路径。加强美育工作、构建美育课程体系已经成为国家教育的战略性目标,南菁有责任对此做出积极应答;3.书院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南菁前身是创建于1882年的南菁书院。新时期,南菁需要进行书院文化传承和时代转换,弘扬优秀传统教育文化,以美学精神重构学校课程教学体系,推动育人模式转型;4.深化教学改革的要求。当前,教学的育人本质被遮蔽,工具性价值过分张扬,学生学习负担沉重,教与学的方式没有发生根本转变。本项目的实施将助推学校教学转型,营造审美的教学生态。
【实施过程】
一、理论建构 本体论维度,信奉“三全本体”:全人教育、全科教育和全程教育。 价值论维度,追求“三双价值”:既要弘扬传统文化,又要践行时代精神;既要瞻望立德树人,又要关照现实生活;既要培养核心价值,又要锻造关键能力。 方法论维度,实施“三重方法”:宏观层面靠环境熏陶,中观层面靠课程整创,微观层面靠活动磨砺。 二、实践探索 (一) 阶段性构建“普通高中美育课程体系”的三种模型,找到了协调课程层级以整体建构美育课程体系的基本路径。1.课程开发:美育课程体系建构的基础模式。2011年起,以“中国传统艺术与审美”为主题,开发了近百门美育相关校本课程,为课程体系的整体建构提供了基础。 2.课程构造:美育课程体系建构的实践模式。2013年,南菁美育创作中心投用。2014年,系统对美育课程群进行构造式分类,形成了覆盖学校全部课程的“双轴、三级、五域”的大美育课程体系实践框架。3.课程指向:美育课程体系建构的理论模型。2015年开始探索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美育课程建构思路,形成了Y型课程理论模型。运用中国传统“絜矩之道”的修身工夫论,将学生审美与社会意识、身心发展融为一体,探索美育学科渗透融合、转变教学方式的多重可能。 (二)分类式提出普通高中美育课程体系整体建构的三种路径,为系统开发美育课程提供了可行路径。1.课程融合:对既有课程进行审美渗透,挖掘课程对象内在的美感。2.课程整合:围绕审美要素,进行不同学科的美育介入,构建美育课程的多维视野。3.课程综合:推倒教室围墙,以课程资源跨界重组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多种课程体验。 (三)创造性提出“审美课堂”概念,细化审美课堂的建构、实施与评价标准,推动教学方式变革。2015-2017年,对“审美课堂”概念深入阐释,提出审美课堂实施、评价细则,倡导课堂教学由封闭式、接受式、输入式、讲解式向开放式、体验式、发现式与合作式转变。
【效果亮点】
本项目主要突出问题意识和实践创新,营造教学文化生态,解决了美育实施的路径困惑。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南菁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涌现出凌一洲、杨家骝等全国最美中学生标兵等优秀学生群体;一大批教师获全国、省市表彰;学校被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确定为全国名校长、名教师挂职研修基地。南菁的美育成果在全国辐射推广。 1.针对学校教育文化功利主义倾向严重,确立了全面育人的学校发展理念。学校针对教育缺失,进行价值判断,树立了全面育人理念,确立了“涵育南菁气质、培养未来强者”的育人目标。 2.针对学校美育相对薄弱,弱化、窄化现象严重,完成了美育课程整体建构。 (1)开设了与学生现实生活、校园经验和未来趋势密切相关的美育校本课程近百门,学生全面发展有了课程载体;(2)构建了指向全人培养、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全程渗透的大美育课程实践体系,美育实施有了课程保障;(3)开发了作为美育通识读本和覆盖各学科的美育校本教材22本,美育实践成果得以推广。 3.针对美育实施缺少可行路径,基于校本营造美育落地的教学文化生态。 (1)美育课程场馆资源得到开发利用,成为孕育学生成长的文化园地;(2)整体构建了学校德育体系,实现了学生校园生活和校外活动审美化;(3)探索出了课程整合、课程综合、课程融合为课程实施路径,课堂教学彰显文化追求。 4.针对课堂教学育人功能缺失,缺少审美立意,系统提出审美课堂建设方案。 (1)营造充满美学精神的教学文化,激发学生内在的生命活力;(2)从注重知识传承转向全面育人;(3)重视情境创设,实现教学目的与过程、价值与方法、科学与艺术、教与学的统一;(4)超越时空界限,打通学科边界,实现教与学方式转变。
更多校长案例
更多教师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