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程是育人活动的载体。我校涉足课程改革深水区,在课程整合研究上取得新突破。从已有的课程资源,大胆探索整合这些资源的途径和方法,探索课程资源整合的可行性、科学性和规律性。不仅提供实践依据,而且充实教学理论,进一步完善实践模式,进而丰富和完善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创生开发了“实践与体验”课程,共6册,每年级一册。
课程的实施,改变了教师的备课和授课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程育人质量。学习环境更开放,学习资源更丰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童年味道十足的体验活动中,不断实现着以综合课程全面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还学生一个智慧美好的童年。
【创新缘由】
1.课程实施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聚焦在语数英、音体美以外的学科(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综合实践活动、安全教育、环境教育、科学);这些本应该以实践与体验为主的课程,教师进行封闭式课堂教学,学生缺少实践与体验,被动接受课程;课程内容重复交叉,增加学业负担;浪费教育教学资源。
2.我校课程实施有成功经验:国家课程的优质化实施(语文:诗文化语文教学、照片主题习作、语文主题阅读模式。数学:数学生活化、顺应天性提升数学素养。英语:双线英语绘本教学),提升了课程的实施水平;开发实施了成系列的个性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个性成长的需求。
基于对学校课程现状的思考,从2015年开始,我们着力进行课程整合与创生。
【实施过程】
1.整合创生课程,“六合一”强化育人功能
主题创编是学校整合、创生课程的主要形式。我们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度拓展与挖掘,从三个目标维度进行整合,在课时基本不变的基础上,加大活动、科技创新、创客等课时数,经历了课程“内容梳理与重组、目标分析与整合、主题选择与确定、活动设计与实施、构建课程评价策略”五个步骤,编纂出以主题式整体化为设计模式的教材。
2.三种课型并存,多元评价促改革落地
课堂是课程转换成生产力的主阵地。新整合的课程是分散式安排的,立体化、大容量,教学灵活性强。为提高课程的育人效果,我们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培训,让所有教师都有一个整体把握。任课教师由课程整合前的授课教师担任,每个板块下的主题活动,由全体教师自主申请或者组成团队来组织开展活动,一些需要到校外实践的课程内容,学校再增加执教的辅助老师。这样更能发挥教师自身的优势、特长、能力,使主题活动教学更有效,更到位。目前,学校形成了以三种课型为主的教学模式:指导课,实践课,汇报课。
评价是促使课程真正落地的重要手段之一。学校对教师进行“课堂+案例+成果展示”的系统化考核;对学生采用多元标准进行个性评价,分为思想品德、学科素养、体育健康、综合能力四大方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随机抽取实践作业、综合测试,学生、家长问卷调查,对教与学各环节进行监测。
3.整合校内外资源,拓展实践体验空间
资源引领实践。主题课程内容为新的学习方式营造了良性环境和弹性空间,学校充分开发利用当地社区、校外实践基地及青云山、汶河等地域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把有特长的家长、民间艺人、相关专业人员吸引到学校来,组建共同体,开发课程、实施课程。建立各类实践活动小组,让学生走向校外,将学习领域拓展到社会大课堂中,重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和经验,开展课题研究,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在学以致用中体验课程的价值。
【效果亮点】
1.减负。减少课程门类,编写了系列校本教材:把科学、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六门课程,整合成为一门课程---《实践与体验》;整合后课程门类少了,学生学习负担轻了,学习动力强了。
2.增效。课程整合增效的基本途径是两个转变: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授课彰显“六性”:实践性、体验性、开放性、主体性、过程性、拓展性;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有了较大提升。
3.潍坊市推广经验。该成果有基本理念,形成基本经验,有成系列的教材,操作性、实践性都很强,有较高的推广价值。目前,“实践与体验”课程已成为学校的品牌课程,引领着学生快乐学习、教师幸福成长、学校健康发展。我校多次在潍坊市教科院组织的“课程整合和双改行动典型成果推介会议”上做经验介绍,该成果在全市推广应用。山东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程整合实践与研究》已顺利结题,有关专家对研究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教师感言:
1.课程整合让我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和建设者,我不得不努力改变自己,去迎接课程整合给我带来的挑战,但挑战让我自身的专业水平得以迅速发展!
2.当看到学生如饥似渴地阅读着我们编写的教材时,当我在大家的帮助下把一节整合课完美地呈现出来时,我深深地为自己感到骄傲。
3.我执教《开国大典》主题教学时,学生通过搜集资料,采访,网络视频,对比变化,设计创新,实地调查,撰写研究报告,课堂汇报,全员参与展示,学生走向开放的课堂,多元化的学习方式,经历了实践与体验,课堂厚重有内涵,素材鲜活容量大,学生兴趣盎然,创新思维被开发,跨学科整合让教学焕发出奇妙的魅力。
学生感受:
比原来学习有趣多了,会学习了,学习到很多知识,双休日有想干的事情了,很喜欢这门学科……
家长微信:
课程整合后孩子有了明显变化,主动督促家长一起参与活动,实践内容、机会都多了,得到多方面锻炼,能力增长了不少,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