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健康积极的海归教师团队创新创业环境
摘 要:在国家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引导下,国内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力度不断加大。2012年陈晓东教授研究团队在苏州大学组建并发展成为苏州大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该团队着眼于国际化工科技前沿,以创造性的为社会服务为宗旨,设立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向,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培养及国际化建设与合作。目前已经形成国际一流的科研平台、创新型的研究方向、人性化的工作氛围,为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创新缘由】
国家要发展,必须把培养人才放在战略的位置来考虑。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是否有一只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将决定着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而高校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不仅要提供必要的科研设备和科研平台等“硬”环境,也要为他们创造一个能专心开展科研、学术气氛浓厚、人际关系融洽的良好的“软”环境。面对目前国内学术界仍有些许浮躁,重研轻教,讲求高速发展、短平快、以数字论英雄的现象以及一些不合理的条条框框,苏大化工创新团队坚持初心而不随波逐流,掌握好工作与生活间的平衡,以及工作中教学、科研与行政之间的平衡,对一些难以满意的现象拿出了积极的解决方案,努力营造并维持健康纯净的苏大化工小环境。
【实施过程】
一、建立科技研发创新体系 苏大化工自成立之日起,基于是否有潜力开展国际一流科研与教学的高标准,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优秀青年人才加盟。团队主要成员包括海外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划),国家青千1人,江苏省特聘教授2人,并成功入选江苏省双创团队。团队成员之间研究优势互补,从而可以保证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学院提出了全新的3M科研与教学发展模式:多尺度融合、多学科交叉和多维度开拓。学院注重学科交叉,将化学工程与食品、能源、环境、计算机建模与模拟等有机结合,设立食品化工、环境化工、材料化工、化工系统工程等研究领域,并创建仿生化学工程。同时以应用技术研发及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导向,面向市场具体需求,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为高质量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产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积极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培养国际化人才,提升国际影响力 苏大化工借助自身国际化团队优势,秉承“扩大开放与提升内涵同步、走出去与请进来并举”的国际化建设理念,与海外一流科研机构的一流专家学者,在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方面展开深度合作。聘任海外知名专家学者作为讲客座教授,定期进行访问交流,长期与本团队开展科研项目合作。结合学院特色研究方向,每年举办“国际化工前沿(苏州)论坛”,与海内外的化工领域专家学者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2016年与AIChE共同主办 “国际可持续发展科学与工程大会(ICOSSE 2016)”,是该会议首次在亚太地区举办。注重学生教学工作的创新发展,开设工程强化班,以全英文的授课方式,采用符合国际标准并独具特色的培养方案。顺应学科发展进程与趋势,调整教学方案,开设新型专业课程。针对全社会所面临的诸如食品安全、环境污染、能源枯竭等方面的挑战与难题,着力提升学生学习和科研的兴趣,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培养知识面广、具有国际视野精通专业领域知识、并兼具创新创业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化工人才。
【效果亮点】
目前苏大创新化工实验室已经建立了自主研发喷雾干燥实验平台,热处理技术实验平台、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实验平台、双光子荧光共聚焦表征平台,体外仿生消化系统评价平台、多尺度数值模拟平台,形成了材料配方、工艺提升、加工新技术与产品评价一体化的科技研发创新体系。创建化工学科新方向—仿生化学工程。仿生化工是世界范围内化学工程领域里的一个全新分支,该研究领域的体外仿生消化系统得到了相关产业界的充分认可和高度重视,与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建立了苏州大学-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联合研发中心,就加工应用、营养与代谢、食品质量与安全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学院的座右铭是“创造性地为社会服务”,注重产学研结合与科技成果有效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并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及环境质量。目前与包括中粮、蒙牛、中石化、中烟、苏州科环等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深入开展项目科技攻关及前瞻性技术储备。与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蒙牛集团合作,联合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昆士兰大学、恒天然、亿滋国际、Murray Goulburn(澳大利亚最大的乳品企业),在中澳双方科技部的共同支持下,建立了“中澳乳品未来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双方政府、企业、高校共同投入中心建设及项目研发经费折合人民币超过3700万元。 另外在学生培养方面,学院建立了“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AIChE)的学生分会(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有我们的姊妹分会),定期输送学生至国外访学,其中,苏大AIChE学生分会主席获得AIChE国际学生分会Leadership Development Travel Grant资助,受邀赴美参加在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召开的AIChE2014年会;同时,陆续有近30名来自欧洲、北美、澳大利亚等国的研究生在本团队进行为期3-18个月的科研工作,促进了学生之间国际化交流。
更多校长案例
更多教师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