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立学、立能:教师教学发展的创新与实践
摘 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需打造一支拥有立德树人理念,能够以扎实的教学理论与科学方法引领教学创新与改革实践,具备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复旦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自成立以来,确立“立德-立学-立能”的教师教学培养理念,构建出以中心为主体、以“前辈导评、教学研究、社群研修”为合力的一体三翼运行模式,打造多元融合的教师教学发展体系,集聚和培育复旦卓越教师,孵化和产出了一批优质教学改革和研究成果。
【创新缘由】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承担着高校教书育人的首要职责,既是教育者更是终身学习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才能与时俱进,胜任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事业提出的新要求。如何树立教师职业道德和坚定的教学信念,如何提升教师教学学术水平以引领教学创新与改革实践,如何培育教师具备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核心教学能力,是综合性高校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过程中需要研究和实践的根本性命题。
【实施过程】
1. 率先确立“立德-立学-立能”的教师教学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对卓越师资的新要求、高标准。 “立德”即培育教师热爱祖国教育事业,树立师德为先的职业信念;“立学”即鼓励教师运用教学学术的视角和方法探索创新教学模式;“立能”即提高教师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能力,开展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改实践。“立德”是先导,“立学”是核心,“立能”是基本。 2. 创设对接“三立”培养理念的“一体三翼”运行模式,开创全校广泛参与、协作共建教师教学发展大格局 ,构建多元融合的教师教学发展体系。 前辈导评制重在“立德”,依托教师教学发展委员会与教学督导组两支专家队伍,采用刚柔并济的实施策略:一方面有优秀导师的示范引领和师德教育,形成榜样感召力量;一方面有教师课堂言行规范的常态化考察,实现规范制度约束,使教师恪守教书育人的职业信念。 教学研究制重在“立学”,以多学科特邀研究员队伍为牵引,带动全校教学研究项目。在教学学术视域下,采用“一跟进、两并举、三依托”的实施路径:跟进学校教育教学重点任务;注重评审与培育并举、群体指导与个体咨询并举;依托“创新教与学年会”、《教与学专刊》和“教学学术分享日”三大平台进行成果的转化与辐射。 社群研修制重在“立能”,以教学发展研修班为载体构建教师学习社群,紧抓新进教师和骨干教师两大核心群体分阶段的教学能力,并建设教师教学在线学习平台,为全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 为新兴的中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事业树立复旦模式,打造复旦品牌。 复旦的实践经验有效解答了利用有限人力开展突破性工作的难题,利用小而精的体量撬动起全校教师教学发展工作,开拓了综合性高校依托自身力量培育卓越教师的有效模式,形成了全员覆盖、区分层次的教师教学发展体系。复旦也以锐意开放的姿态引领中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事业积极融入国际舞台,成为中国高校在国际教学发展组织中的先锋旗手。
【效果亮点】
1.教师培育方面 (1)研修班品牌项目成体系,核心教师群体培养成规模。 按学期举办教师教学发展研修班,紧抓新进青年教师和教学骨干两大关键师资群体,累计开展10期,学员总数450余人,4500余人次。 (2)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拓更大体量的教学研修体系。率先在全国教师发展机构中建设教师在线学习资源,以满足更多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需求。每年计3000余人次参与在线研修,年访问量达20000余次。 (3)集聚和培育一批能传承复旦优质教育教学,并活跃校园内外的师德模范、卓学教师和教改先锋。 2.教改研究方面 (1)聚焦大学教学研究核心主题,鼓励团队合作,打造教学学术成果系列。承担省部级课题11项,发表10余篇中外文教学研究论文。创立国内教学发展机构首份大学教学电子刊物《教与学专刊》。出版《卓越的大学教学:建构教与学的一致性》等译著。 (2)积极拓展对外合作,揽获国际奖项。2014年起,与美国在线教育质量保证机构Quality Matters共同研发中国版在线课程质量标准,并因此荣获美国远程教育协会2017年度“全球影响奖”。 (3)推广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创新教学法。指导和支持全校教师建成混合式课程50余门、近200门次。积极挖掘并推广包括“对分课堂”在内的优质教学方式方法。陆续策划推出4次示范性跨学科公开课,推进课程中多学科交叉融合,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3. 辐射带动方面 (1)在带动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的合作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举办“创新教与学”研讨年会和各类专题教学研讨会。积极融入国际教师发展网络,为中国教师教学发展组织架设与国际组织接触交流的平台。 (2)深度辐射西部高校推进教师教学发展事业。累计为西部对口支援高校200余位访问学者制定教学能力培养方案;全面指导河西学院开展校本教师教学发展工作,促成该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建成和运行。
更多校长案例
更多教师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