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多元普惠办园新机制实现学前教育改革
摘 要:为破解学前教育“入园难”和“入园贵”问题,近年来,广西通过制订相关标准,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创新多元办园机制,为广西认定和扶持普惠性幼儿园提供政策保障。全区各地依据政策,大胆创新普惠性幼儿园办学模式,通过盘活资源、政府补贴、购买服务、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等方式,鼓励和支持一批多元普惠幼儿园。通过多元办园体制改革创新,拓宽了普惠性幼儿园内涵,明确多元普惠幼儿园是广西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出适合民族贫困地区加快普及学前教育的有效模式。
【创新缘由】
为破解学前教育“入园难”和“入园贵”问题,近年来,广西通过制订相关标准,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创新多元办园机制,为广西认定和扶持普惠性幼儿园提供政策保障。全区各地依据政策,大胆创新普惠性幼儿园办学模式,通过盘活资源、政府补贴、购买服务、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培训教师等方式,鼓励和支持一批多元普惠幼儿园。通过多元办园体制改革创新,拓宽了普惠性幼儿园内涵,明确多元普惠幼儿园是广西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出适合民族贫困地区加快普及学前教育的有效模式。
【实施过程】
(一)加强顶层设计,提供多元办园改革政策依据。2014年,制定系列文件,支持多元普惠幼儿园发展,积极引导和扶持多元普惠幼儿园,为发展多元普惠幼儿园提供政策保障。 (二)制定发展规划,科学发展多元普惠幼儿园。广西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适龄人口变化趋势,本着实现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覆盖到每个街道(乡镇)、社区的目标,以县(市、区)为单位规划公办幼儿园、多元普惠幼儿园、幼儿看护点等学前教育机构布点。 (三)建立多元办园新机制,推动多元普惠幼儿园快速发展。一是大力发展多元普惠幼儿园,扩大学前教育规模。二是多模式办园,探索集团化办园。鼓励有办学实力的社会办学主体按规划布局、建设标准发展集团连锁普惠幼儿园;支持村级幼儿园,按国有民办、民办公助等模式发展普惠幼儿园;鼓励优质公办幼儿园合作举办普惠幼儿园,享受多元普惠幼儿园办园政策,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三是分类管理,规范幼儿看护点。自治区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幼儿看护点分类管理办法》,将幼儿看护点分为A、B、C三类。 (四)建立多种奖补新机制,调动政府和社会各方兴办学前教育积极性。通过奖励和扶持政策,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激发市场活力,进一步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实现办学特色更鲜明、管理更规范、质量更保证、社会效益更好。 (五)建立教师队伍建设新机制,有效解决师资短缺和素质不高问题。一是实行辖区内公办幼儿园派驻师资对多元普惠幼儿园进行帮扶。二是在当地事业单位编制总量不足时,对公办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三是允许多元普惠幼儿园生均补助经费用于支付教职工社会保险。四是完善幼儿园教师职务评聘制度,推进幼儿园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六)建立公平公开的监管约束新机制,确保幼儿园安全。一是制定和完善各种类型幼儿园的办园条件和标准。二是加强对学前教育机构的日常监管。三是建立学前教育机构黑名单制度。
【效果亮点】
(一)普惠性资源覆盖率进一步扩大。通过创新多元办园新机制,全区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覆盖率得到了较大提高。一是新建、改扩建一批城乡公办幼儿园。二是认定和扶持多元普惠幼儿园发展。 (二)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有了新突破。一是建立了多元普惠幼儿园师资扶持机制。在幼儿教师缺编严重的状态下,自治区出台了相关文件,实行辖区内公办幼儿园派驻师资对多元普惠幼儿园帮扶制度,帮助多元普惠幼儿园规范管理,提升办园水平。二是创新帮扶工作方式,多元普惠幼儿园办园水平明显提高。建立多元普惠幼儿园园长定期到自治区示范幼儿园跟岗学习制度,进一步提高了多元普惠幼儿园园长管理能力,有效地推动了广西多元普惠幼儿园快速健康发展。三是免费培训培训普惠园园长和骨干教师。2014—2016年,自治区重点对3000名多元普惠幼儿园园长和10000名骨干教师进行免费培训,有效促进了多元普惠幼儿园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社会力量办学积极性前所未有。自治区出台了有关文件,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国有企业、优质公办园、个人等多方社会力量按照国家和自治办园标准举办多元普惠幼儿园,给予资金补助和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撬动了社会资金投入学前教育,有效地调动了社会资金办园的积极性。 (四)幼儿园清理自理和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为确保多元普惠幼儿园的办园质量,提高多元普惠幼儿园奖补资金的使用效益,自治区下发多元普惠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办法,规定了多元普惠幼儿园准入标准和办园基本条件,带动了各市县幼儿园清理整顿和长效管理的制度建设。 (五)切实减轻群众负担。认定的多元普惠幼儿园要根据与各县区教育局签订的协议中约定的收费标准进行收费,原先收费较高的幼儿园降低了收费标准,使广大群众切实得到了实惠。
更多校长案例
更多教师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