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生活教育课程开发 促进儿童生命的成长
摘 要:针对当今学校课程的不足,以“教育即生活”为基本理念,以儿童立场为中心, 以儿童生活为资源,用7年的时间开发了 属于班级的系列课程,让孩子畅游于其间,在体制内实现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使学生经历一段有温度的教育。
【创新缘由】
康德说“人是目的”,对教育而言,学生不是工具,而是目的。“学生的发展和主体化,是我们进行教育的出发点、基础、依据和要实现的目标。” 今天,学校教育给予孩子们规定性的学习内容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在这众多的内容中,作为一名班主任和语文教师,我发现:当前德育教育的实现过于依赖规则的制定和说教,语文学科教材内容和学习方式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分科教学人为地割裂了知识的整体属性。 于是,自2010年起,我开始自主研发班本课程体系,力图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真实生活为资源,开发与实施一系列丰富的、有趣的、有创造力的课程。
【实施过程】
(一)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 以杜威“教育即生活”为课程开发基本理念。我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六年的班本课程的开发为实现生活教育提供了可能。 (二)课程开发的目标 不拘于学校方寸场所,以儿童为立场开发系列课程,在体制内实现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培养学生欣赏、承诺、信心、合作等十二种态度。 (三)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过程 1.以绘本为载体的课程。在小学低段以绘本为依托,开发系列课程,寓教于绘本故事,在无形中既引导孩子的阅读,又培养了他们良好的习惯。我用两年时间收集整理了近六百本电子绘本,用一年时间提取主题,归类。在同事眼里,我总是给孩子们讲着绘本故事就轻松化解了许多问题,大家在羡慕、借鉴之余,更了解了这份轻松惬意的背后是坚持不懈,是用心与积累。 2.以自然资源为载体的课程。儿童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是儿童最好的教育内容。香蒲、芦苇、麦穗、臭大姐等被我请进了课堂。孩子们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常常对小种子进行解剖手术,了解种子的内部结构,然后煞有介事地抱起班里的大部头的百科全书研究着。孩子们也因此走上了一条发现自然、爱护自然、研究自然的路程。我还从医院里借来了20多个听诊器,让孩子们戴上小小的听诊器去聆听大自然的神奇声音。就是这些意想不到又充满童趣的游戏将孩子们领入了大自然这片神秘少有人涉及的区域,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新奇的大门。 3.以社会资源为载体的课程 我围绕孩子们喜欢的社区职业模式在校园中建设了一个课程体系,并成立了“三生工坊”工作室。这里有从二手市场购置的废旧电器供孩子们拆装、拼插;有各个教室里损坏的物品;有一件件学生设计、构图、切割、上漆的工艺品,这些精美的作品都会在期末通过拍卖变成胜利的流通货币。 同时还邀请各行业的精英来胜利做义工,为孩子们带来他们的故事,让他们了解各行各业中作中的酸甜苦辣,并在心里种下了职业的种子。
【效果亮点】
从一至六年级,在这一系列课程的浸润下,我发现孩子们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他们自律了,不用事事都需要老师叮嘱;更尊敬师长了,经常受到任课教师和家长的肯定;自立了,敢于在各种场合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求知欲更强了,对身边事物保有充分的好奇心,并能着手去调查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体会到的不是冷冰冰的教育,而是一种有温度的、“活”的教育。 如果总结我的课程创新之处的话,我认为它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是课程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课程内容来源于学生生活,是学生在生活中可观察、可触摸、可体验的,或者说它们就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把微型社会搬进校园,让孩子们提前在一个模拟的小社会中学习,在平等、自由的小镇氛围中,在认识、了解自我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合作。”课程目标指向生活,运用于生活,是对现有生活的丰富,这是对未来多彩生活的积淀。 二是体现出跨学科整合的特性。课程的开发立足于语文课程和德育课程,但同时也体现了科学、艺术、美育、管理、思维等多学科、多领域的整合,每学期我会召集所有任课老师,利用假期的时间碰撞出下学期学科间共性的知识点,进行整体规划与分工合作,从而体现出知识的整体性和人生体验的多样性。 三是课程具有连贯性和螺旋上升的态势。在近七年的探究、实践过程中我逐渐梳理出站在儿童立场下的课程体系,从“自我认识、自我发展、人与自然、手工操作”等六个方面进行建构,实现了目标的三级分层体系。让孩子在由我陪伴的三年中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另外,课程依据小学低中高三个不同年龄阶段,因循“认知——探究——操作”的顺序,体现出发展的连贯性和螺旋上升性。
更多校长案例
更多教师案例